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空境是指什么 > 第86章 惊雷照海行(第1页)

第86章 惊雷照海行(第1页)

民国二十六年,春。

金陵城笼罩在一片山雨欲来的沉闷之中。华北局势持续紧张,日军增兵、演习的消息不断传来,如同乌云压城。而在资源委员会内部,围绕着国家资源是优先用于“剿匪”还是备战抗日的争论,也日趋白热化。

罗云净坐在技术发展与风险评估小组的办公室里,面前摊开的是一份份关于日本在华军事工业布局、资源需求的分析报告,以及国内战略资源储备、工业迁移可行性的初步评估。

这些文件,大部分是他依据公开情报和内部数据“合法”撰写的,但其中关键的结论和方向,却隐含着引导高层关注对日可能之冲突、警惕日军战略意图的深意

他刚刚完成一份《关于加速湘黔滇战略通道建设的再评估报告》,在报告中,他利用详实的数据,论证了一旦东部沿海遭封锁,维系西南国际交通线对于持久抗战的极端重要性,并巧妙地引用了日本军方内部对切断中国外援战略价值的分析作为旁证。

这份报告,既是对陈兆谦力主西南建设的有力支持,也是为“家里”未来可能需要的战略转移空间,提前埋下的伏笔。

秘书敲门进来,送上一份密封的函件。“罗组长,军政部转来的急件,关于征询对日本新增驻军所需后勤保障之技术评估。”

罗云净心中微凛,拆开函件。里面是要求资委会从技术角度,评估日军若在华北进一步增兵,其所需的燃料、粮食、被服等物资的规模及可能对国内市场造成的影响。这看似是一个中性的技术问题,实则敏感至极。回答得过于详尽,可能为虎作伥;回答得过于简略,又可能被扣上敷衍塞责的帽子。

他沉思片刻,没有立即动笔,而是将函件锁入抽屉。这个问题,他需要听取肖玉卿的意见。

傍晚,华灯初上。罗云净驱车来到城西一家新开业不久的“江南书局”。这里是“家里”新设立的一个联络点,表面上是罗家参股的文化产业,实则负责传递一些不适宜通过洋行渠道周转的信息。

在书局后间的经理室,肖玉卿正拿着一本《宋词选辑》翻阅,见罗云净进来,微微颔首。

“玉卿,有件事需请教。”罗云净没有寒暄,直接将军政部来函的内容和自己的顾虑低声告知。

肖玉卿放下书,目光锐利:“这个时候日本新增驻军的后勤保障文件泄露出来,就是一种对华的试探,也是在做战前准备。高层想知道,以华北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资源,能支撑多大规模的军事存在,是否能抵住日军的攻击。你的评估,尤为重要,既要基于事实,也要强调日军的战略意图,帮助他们优化部署。”

他踱步到窗前,看着外面街道上熙攘的人流,低声道:“要着重强调运输瓶颈和燃料依赖。华北铁路运力已近饱和,公路状况堪忧,大规模机械化部队调动与补给,对燃油的依赖极高,而我国燃油几乎全靠进口……这些是客观事实,也是他们的软肋。兵工厂缺少材料和技术,欧洲对华禁运,如若全面开战,各地兵工厂的产能恐怕是跟不上战争的脚步。”

肖玉卿转过身,语气凝重,“‘家里’传来消息。。。全面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你的位置至关重要,要利用一切机会,在资委会内部强化国防意识,推动资源向战略防御和应对时局方向倾斜。”

罗云净心领神会:“我明白了。我会用事实数据反应这些问题,希望能引起军事委员会的重视。”

“槟城和香江那边,都安排妥当了?”肖玉卿问起婚事。

“我父亲电话里说,已与林家商定,下月初先在槟城举行仪式,随后在香江宴请亲友,最后回金陵简单操办,宴请金陵这边商会故旧和我的同僚,主要是为了‘公示’。”罗云净回答道,语气平静,听不出太多波澜。

对这桩源于旧约、成于使命的婚姻,他内心其实是抵触的。他原以为组织会虚构一个所谓的联姻对象,举行完所谓的婚礼后,对方就会离开。如今看来,显然是不可能了,只得将其视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很好。”肖玉卿点点头,“林慕婉同志她明事理,有信念,会是你可靠的伴侣和战友。”

罗云净听完低头嗯了一声。

数日后,罗云净那份关于日军华北后勤保障的评估报告呈送军政部。报告客观指出了运输和燃料、兵工产能三大瓶颈,报告在军政部内部引发了一些讨论,有人认为切中要害,也有人认为过于保守,但终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随着婚期临近,罗云净向委员会告假,准备前往槟城。陈兆谦特意将他叫到办公室。

“云净,此去南洋,路途遥远,一路小心。”陈兆谦语气温和,“与林家联姻,于公于私,皆是美事。‘义联公’在南洋华侨中威望甚高,未来国家若有需,或可借助其力。你成家之后,当更增稳重,委员会这边,还有许多重任等着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谢世伯关怀,云净定当尽早返回,不负所托。”罗云净恭敬回答。他知道,陈兆谦这番话,既有长辈的关怀,也有上位者对一枚重要棋子与强大外援结合的满意与期待。

离开金陵前夜,罗云净独自在书房整理行装。他从书架夹层中,取出一块怀表,慢慢地打开,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枚铜钱,他用手指摩挲着铜钱方孔边缘那个肉眼难以察觉的“?”。

他深吸一口气,将铜钱用一根红绳穿好戴在脖子上,小心收在内衫之中。无论前路如何,他都必须走下去。

第三日,罗云净拜别沈国钧,从沪上登上了南下的客轮。汽笛长鸣,轮船缓缓驶离码头,沪上渐渐消失在视野之中。江风猎猎,吹动着他的衣襟。他望着浑浊的江水,心中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沉重感。

槟城。

热带的风情与金陵的肃杀截然不同,阳光炽烈,椰林婆娑,色彩浓艳的建筑物点缀在蔚蓝的海湾旁。码头上人头攒动,各色人种穿梭往来,充满了南洋殖民地特有的喧嚣与活力。

罗云净走下舷梯,一股湿热的海风扑面而来。他身着浅色西装,戴着墨镜,看上去与寻常来南洋经商或探亲的华人青年并无二致。罗明元与沈淑兰已先期抵达,此刻正与几位侨领模样的人在码头等候。

“云净!”沈淑兰见到儿子,眼圈微红,上前拉住他的手。尽管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婚事心存疑虑,但想到对方是流落海外的故人之女,且家世显赫,她更多的是一种恍如隔世般的感慨。

“母亲,父亲。”罗云净恭敬地问候,目光扫过父亲身边那几位气度不凡的侨领。

罗明元为他介绍:“这位就是「义联公」的总理,林瀚文先生,也是你未来的岳丈。”

林瀚文年约五旬,身材不高,但目光炯炯,透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与精明。他打量着罗云净,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贤侄一路辛苦。明元兄,令郎果然一表人才,气度不凡,慕婉能嫁入罗家,是她的福分。”

“瀚文兄过奖了,是小儿高攀了。”罗明元谦逊道。

寒暄过后,一行人乘车前往林家位于槟榔屿东海岸的宅邸。那是一处融合了南洋与西洋风格的庄园,背山面海,气势恢宏。庄园内戒备森严,可见「义联公」在此地的势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