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境空是什么意思 > 第78章 谏书惹风波(第3页)

第78章 谏书惹风波(第3页)

同时,他亲自起草了一份密报,通过特殊渠道直送委员长侍从室。报告中,他并未过多指责对手,而是客观陈述了专家论证中发现的技术瓶颈、巨额外汇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国际争端。最后,他附上了一句:职窃以为,国防建设非一蹴而就,当以夯实根基、循序渐进的慢功夫,替代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的快政绩。资委会同仁,愿以此自勉。

论证会暂告段落,专家们需要时间撰写最终评审报告。罗云净知道,这短暂的平静意味着最后的摊牌即将来临。

深夜,密室中。

肖玉卿看着眼前略显疲惫但目光坚定的年轻人,赞许地点点头:你在论证会上的表现,家里都知道了。沉着冷静,据理力争,很好。

他们接下来会如何出招?罗云净问。

明的暗的都已经用了大半。肖玉卿分析道,陈兆谦借你之手,稳占上风。现在对方最可能做的,一是继续从人事上施压,试图把你调离审核科;二是……或许会尝试拉拢。

拉拢?像上次一样?”罗云净冷笑道。

既无法压制你,拉拢当然就是一条便捷路径。毕竟,你这样的人才,放在哪个位置都是利器。肖玉卿看着他,你要有所准备。更大的压力,或者……更诱人的条件。

罗云净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缓缓道:我选择的这条路,从未想过回头。压力也罢,诱惑也好,初心不改。

他能做的,就是守好自己的,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了那片暗夜中的明灯,战斗下去。

沪上派系试图通过正常人事程序将罗云净调离资委会技术审核科的企图,在陈兆谦这座面前碰了壁。陈兆谦甚至未将此等小事告知罗云净,只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资委会用人,首重专业与公心。只要我还在这个位置,就不会让做事的人寒心,也不会让投机取巧者得逞。话语传出,金陵官场都明白了罗云净在陈兆谦心中的分量。

明的路子走不通,暗的手段便愈发精妙。张科长等人不再施压,反而变得异常客气与合作。几天后,罗云净收到一封制作精美的请柬,是中国无线电事业促进会成立晚宴,地点设在了奢华的国际联欢社。发起人名单里,刘经理的名字赫然在列。

晚宴上,衣香鬓影,觥筹交错。张科长亲自将罗云净引荐给几位颇有分量的政商界人物,言语间极尽推崇:这位就是罗云净科长,年轻有为,学识过人,是我辈中之翘楚!那份鞭辟入里的无线电厂初评意见,便是出自他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位身着长袍、气度不凡的老者握着罗云净的手,温和笑道:后生可畏。如今国家建设,正需要罗科长这样兼具学识与胆魄的年轻人。有些事,不必过于拘泥,大局为重嘛。

立刻便有人附和:是啊,罗科长。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促进会正准备设立一个技术标准委员会,正需要您这样的专家来主持大局,待遇和级别,都好商量。

话语如春风拂面,许诺似蜜糖诱人。罗云净心中清明,知道这是对方改变了策略,试图用名声、地位和圈子将他进去。他面上保持着谦逊的微笑,举杯回应:诸位前辈厚爱,云净愧不敢当。审核科事务繁忙,职责所在,不敢有丝毫懈怠,恐难兼任他职。至于技术标准,自有国家法度与专业共识,云净不敢专擅。

他巧妙地将所有诱惑挡了回去,既不撕破脸,也绝不应承。张科长在一旁看着,脸上笑容依旧,眼神却沉了沉。

就在这看似和风细雨的拉锯中,联合专家评审组的最终报告,连同陈兆谦那份措辞严谨、有理有据的密报,摆上了委员长的案头。

报告详细罗列了计划书中存在的七大技术难关三项重大资源风险,结论部分明确指出:……综上所述,该计划于现阶段仓促实施,成功之可能性极低,且有耗尽相关进口配额、引发国际交涉之虞。建议暂缓整体推进,可择其基础部分,如普通无线电元件制造,先行试点,待技术、人才、资源积累至一定阶段,再行考量。

委员长提笔,在报告上做了最终批示,只有简短的十二个字:

计划暂缓。基础部分可先试行。另,资委会把关有功,该奖。

这批示一出,尘埃落定。高思远派系雄心勃勃的布局被硬生生按住,而二字,更是明确肯定了陈兆谦领导下的资委会在此事上的立场和作用。

风波过后,资委会内部的氛围悄然转变。以往那些或许会对技术审核科流程稍有微词的中层官员,如今见到罗云净,态度都恭敬了几分。他们意识到,这个年轻人不仅背后有陈兆谦的力挺,其本身的专业能力与处事定力,也足以让他在这复杂的官场中立足。

陈兆谦对罗云净的信任与倚重更是与日俱增。一些原本不需要经过技术审核科的重要文件,他也会吩咐秘书:拿去给云净看看,听听他的意见。

罗云净的职能,无形中从单纯的技术审核,向更宽泛的技术顾问政策风险评估延伸。他的办公室,渐渐成了资委会内部一个虽不显赫,却无人敢小觑的所在。

喜欢空境镜空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空境镜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