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娱乐点金手txt全集精校 > 第101部分(第2页)

第101部分(第2页)

当我欲要进入这家餐厅的洗手间方便的时候,在想去较近的同类型的餐厅可以吗,可是我只听说这家餐厅的卫生间是“公厕”,而且里头的条件还不错(卫生打扫得跟客厅一般,有免费的纸,以及带有花香味的洗手液等),工作人员决不会阻拦,没听说过另外一家餐厅也这样,因而就多走几步到了这家餐厅门口。

站在这家餐厅门口,我们会不会下意识的还在思量我是否应该叫杯可乐或者消费一些东西,才有理由进去“撒野”。然而,如果真叫了可乐,待饮用完后在如厕,怕是我的膀胱承受力没那么强大,所以,怀有戒备和好奇心就进去了。当然,如果这个过程是畅通无阻的。

这个行为,是群体影响的作用,或者从中国文化的角度上讲,叫群体认同。如果一家餐厅在其“公厕”的口口相传的基础上,建立了为民众服务的信誉!是不是可视为口碑营销提升品牌美誉度的一种手段。

其次,普遍撒网,网罗潜在消费者;无形收网,网住合格有效市场,能食用且想食用的并有购买能力的群体。潜在消费者,即对这家餐厅的食品和饮品有兴趣的群体。进入餐厅洗手间方便的人,大部分人了解其营业内容,或者说部分人对其食品有兴趣的,才明白那边有“公厕”。

当然作为不知情者,进入其营业场地,至少会对其产生好奇感,为下一次消费体验奠定基础。”

那么,这个时候,大家还会认为,餐厅应该制止这种行为吗?(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章 免费的创意

台下的学生们闻言都是露出了思考的表情,随后都纷纷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

“当然,不是什么餐厅或者什么店都能做这种营销的,如果是一家主打高档场所的饭店,那么这样的营销手段就有些和经营理念相背了。”

“其次,无论是什么地方,都存在着地段不同,客流量也不同的差异,而当一家比如快餐厅的洗手间,被众所周知的认为可以充当‘公厕’的话,同样的会吸引来不少的客流量,在无形中,增加了店铺的知名度和客流量,哪怕只是转化一部分,也是极为可观的。”

“所以,处处留心皆学问,灵感源自生活,创意也同样由此而生。”

“创意的精髓就是,不要随大流,别人怎么想你也怎么想,而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可以从各个方面去思考。”

“再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和尚没有头发,那么如果让你去和尚庙里推销梳子呢,你会怎么做?”叶秋笑着问道。

“哈哈哈!”学生们都忍俊不住笑了出来。

“这位同学看来有想法了,你先来说一说看,如果你是这个推销员,你会怎么给和尚推销梳子?”很快地就有同学举手。叶秋点名道。

“我会告诉和尚,头皮要经常梳梳,不仅止痒,头不痒也要梳,可以活络血脉,有益健康。念经念累了,梳梳头,头脑清醒。这样我想应该能销掉一部分梳子吧?”

“我会到庙里去,跟老和尚讲,您看这些香客多虔诚呀,在那里烧香磕头,磕了几个头起来头发就乱了,香灰也落在他们头上。您在每个庙堂的前面放一些梳子,他们磕完头烧完香可以梳梳头,会感到这个庙关心香客,下次还会再来。”

几个学生各抒己见,叶秋摇了摇头道:“不错,你们的这些推销方法,的确能够推销出一点梳子,可是庙里的和尚有多少?就算推销成功了,也仅仅只能买走几把十几把罢了。”

“同样的,放在庙堂里给香客用,又能用多少把?这就是思维的问题了,其实第二个那位同学的想法是很好,推销的对象是老和尚,但是实际上却是为香客服务,但是为什么不更进一步呢?”

“如果你跟庙里的老和尚说,庙里经常接受人家的捐赠,得有回报给人家,买梳子送给他们是最便宜的礼品。您在梳子上写上庙的名字,再写上三个字“积善梳“,说可以保佑对方,这样可以作为礼品储备在那里,谁来了就送,保证庙里香火更旺。一个是给香客在庙里使用,那么为什么不能做为回馈香客的礼物呢?”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其实市场是可以创造的!”叶秋笑着说道。

“啪啪啪啪!”这一次掌声愈发的热烈了。

“最后,送大家一个免费的创意,也同样的考一考大家的思维。”叶秋笑着道。

台下的学生们闻言都聚精会神地看着叶秋,侧耳倾听,谁不知道,叶秋的创意,哪一个不是价值千金?

“学校应该有打印复印店铺吧?”叶秋问道。

“有!”学生们立刻回答道。

“大家平时应该有不少学习材料之类的东西需要打印复印吧?”叶秋又问道。

“是!”

“那么,如果有一家打印复印店,为大家提供免费的打印复印服务的话,大家会不会选择到这家店来打印复印?”叶秋笑着问道。

“叶老师,这当然会了,平时我们打印复印材料,其实花费也不小,如果能省掉这笔钱,我想没人会不光顾吧?可是,这怎么可能?”那名学生代表疑惑地问道。

“是啊,免费提供打印复印服务,那还开什么店?完全是做慈善嘛。”

有学生在下面附和道。

叶秋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道:“一切皆有可能,只是看你敢不敢想,敢不敢做,这就是我给大家的创意,具体的,就需要大家开动脑筋去思考了,这里可以给大家一个提示,那就是免费有时候其实并不是真的免费。”

“今天的演讲到此结束,希望本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谢谢大家!”

虽然很多学生对叶秋的最后的这个创意感到有些茫然,但是却还是有一些学生,眼睛发亮,却是想到了叶秋的这个创意的可行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