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是谁 > 第131章 1933(第2页)

第131章 1933(第2页)

1933年2月,洪都行营内,委员长正在对党政军要员发表讲话。

“我们要推行新生活运动!”委员长的声音在会场回荡,“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会场里,官员们正襟危坐,但私下里却议论纷纷。

“委员长这是要学那边人搞群众运动啊。”一个官员低声说。

“嘘!小声点。不过说真的,现在国难当头,搞这些是不是……”

新生活运动很快在全国推行开来。在金陵,警察上街纠正行人衣着。在魔都,学生们组织宣传队。在江城,商家被要求保持店面整洁。

然而,在底层民众看来,这些举措未免有些不合时宜。一个老农看着墙上“新生活运动”的标语,嘟囔道:“饭都吃不饱,还讲什么礼义廉耻?”

就在华夏内外交困之际,大洋彼岸的美国迎来了新总统。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D·罗斯福在华盛顿宣誓就职。

“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罗斯福的就职演说通过无线电波传遍世界。

在华夏,有识之士从这番话中看到了希望。胡氏在《独立评论》上撰文指出:“罗斯福新政或许能给华夏带来启示。”

然而,日本的侵略步伐并未停止。五月,日军进犯察哈尔。令人意外的是,已经下野的冯遇祥再次出山,与吉鸿畅等人在张家口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多伦城外,吉鸿畅正率领抗日同盟军与日军激战。这位曾经的国民党将领,如今却举起了反蒋抗日的大旗。

“弟兄们!今日之战,关系民族存亡!”吉鸿昌手持大刀,身先士卒。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支由各方力量组成的杂牌军,竟然在五月下旬收复了多伦。消息传出,举国振奋。

在魔都,报刊用头版头条报道这一胜利。在燕京,学生们上街游行庆祝。就连金陵的委员长,也不得不承认:“吉鸿畅此举,确实振奋人心。”

然而,就在抗日同盟军捷报频传之时,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从金陵传来。

1933年5月31日,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这份协定不仅承认了日本对东北的占领,还将冀东划为“非武装区”。

消息传出,举国哗然。

在燕京,教授们痛心疾首。在魔都,工商界人士联名抗议。在广州,学生们焚烧日本商品表示抗议。

吉鸿畅在察哈尔得知这一消息后,愤然写下:“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而远在昆明的李宇轩,看着手中的电报,久久不语。最后,他对黄伟说:“准备一下,我要回金陵。”

“主席,这里的事……”

“龙运已经不足为虑。”李宇轩望向东北方向,“现在,真正的战场在那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