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是谁 > 第111章 东北兵工厂完(第1页)

第111章 东北兵工厂完(第1页)

第111章东北兵工厂(完)

1931年9月的金陵,秋意已深。中央党部会议厅内,水晶吊灯将与会者凝重的面容照得清清楚楚。长桌上铺着墨绿色绒布,那份标着“十万火急”的《东北局势研判报告》被反复传阅,边角已经卷皱。

校长坐在主位,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的目光逐一扫过在场的军政要员:何应亲的钢笔在笔记本上方悬停良久,墨迹在纸面晕开一个小点。戴季桃手中的佛珠转得飞快,檀木珠子相互碰撞发出细碎声响。陈粒夫则不时望向墙上的欧米茄挂钟,仿佛在计算着这场会议消耗的时间。

“诸位都说说,”校长的声音因疲惫而沙哑,"沈阳那边的战报,是打还是停?"

何应亲率先打破沉默,推了推金丝眼镜:“委员长,东北军虽在沈阳外围小胜,但最新情报显示,关东军在朝鲜的第十九、二十师团已经越过鸭绿江。以我军在东北的兵力,再打下去,恐怕……”

他的话被戴季桃一声长叹打断。“佛法讲止戈为武。”戴季桃将佛珠轻轻放在桌上,“不如将此事提交国联调停。英美法诸国在东北均有利益,绝不会坐视日本独吞。只要我们占住道义,总能有转圜余地。”

“转圜?”列席会议的方振五猛地站起身,军便服最上面的纽扣崩开,滚落在红木地板上。“五三惨案的尸骨还没寒透,委员长忘了日军是怎么撕毁停火协议的?现在让东北军停火,无异于自毁长城!”

校长突然拍案而起,茶杯震翻,茶水在报告上洇开一片深色。“你以为我想停?”他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中央军主力全在江西剿匪,抽得出一兵一卒吗?”他抓起一份文件重重摔在桌上,“这是宋子闻刚送来的报告,国库只剩三千万大洋,够打几个月?”

会议持续到子夜,窗外的梧桐叶在秋风中簌簌飘落。最终的决议像块冰冷的铁,砸在每个主张抵抗者的心上——“不抵抗,依赖国联调停”。

翌日的沈阳兵工厂,秋风卷着煤灰在厂区上空盘旋。电报室的窗户被震得嗡嗡作响,李宇轩捏着金陵发来的电文,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电文很短,只有六个字:“着即率部撤回”。

“主任,怎么了?”副官看着他铁青的脸色,心里咯噔一下。

李宇轩没有立即回答。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高耸的烟囱。那些日夜不停喷吐着黑烟的烟囱,是东北工业的象征,也是华夏现代化的希望。如今,他却要亲手将它们摧毁。

“委员长叫我们撤退。”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

“那兵工厂怎么办?”副官急了,“还有鞍山的钢铁厂,本溪的铁矿……日军先头部队离鞍山只剩不到百里了!”

“退?可以。”李宇轩转身走向作战地图,声音冷得像冰,“但不能给日本人留下一粒铁砂。”他抓起红铅笔,在沈阳、鞍山、本溪三个点上重重画圈,“传我的命令,现在开始行动。”

铅笔在地图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的指令清晰而决绝:“直接将沈阳兵工厂、鞍山钢铁厂、本溪铁矿炸掉——还有炸掉炼钢炉的炉胆,拆掉重型机床的齿轮,炸毁矿井的提升设备。生产图纸、扩建规划,全部烧毁,一点纸头都不能留。”

副官的手开始发抖:“主任,这是我们华夏花了十年才攒下的工业底子啊……”

“留着给日本人造枪炮打我们吗?”李宇轩猛地抬头,眼底布满血丝,“接下来十天,切断京奉、南满铁路的关键桥梁,炸掉抚顺煤矿的发电站,封锁大连和营口港口。我要让铁矿运不出去,工厂没有能源,整个东北的工业链条,彻底断了!”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如吼:“还有那些次要的铁矿、小工厂,用炮火掀了地基,让工人都疏散。告诉他们,只要人还在,将来总有重建的一天,但现在,绝不能给日本人留下任何可用之物!”

第111章东北兵工厂(完)

副官看着地图上被红笔圈出的一个个据点,突然想起济南城外的焦土,颤声说:“主任,这会留下骂名的呀!后人会说我们……自毁根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