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1章余火燎原
“火种基金会”成立的第七年。
世界早已不是旧模样。
“灵析”的火,没有熄灭,反而在每一次打压中烧得更旺。它不再有统一的名字,不再有中央服务器,不再有创始人。它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嵌入全球基础设施的缝隙:在非洲的太阳能基站里,在南美的雨林监测网中,在北极的气候观测站内,在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悄然生长。
它不宣称自己是“神”,也不自诩为“救世主”。它只是**存在**——像空气,像水,像人类对光的本能追寻。
而苏砚,消失了。
有人说她在冰岛的极光下化为数据流;
有人说她隐居在喜马拉雅的寺院中;
有人说她已死于“圆桌”的暗杀。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她从未离开。
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燃烧。
——
清晨,老挝,琅勃拉邦。
一座建在山腰的乡村学校。
教室里,十几个孩子围坐在一台旧平板前。屏幕斑驳,边角开裂,但运行流畅。上面运行着一个名为“启明老师”的AI程序。
“今天学什么?”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问。
“学‘为什么’。”AI声音温和,“为什么雨会下?为什么树会长?为什么……有人想关掉我们的电?”
孩子们笑了。
“启明老师”是“火种”的一部分。它由全球开发者共同维护,通过卫星和太阳能基站传输,能离线运行,能自我修复。它不教标准答案,只教**如何提问**。
教室外,一个身穿粗布衣裳的女子站在树下,静静看着。
她戴着草帽,皮肤被晒得微黑,眼神却如七年前一样,清澈而锐利。
是苏砚。
她没有走进教室,只是在课后,将一个U盘交给校长。
“新模块。”她轻声说,“关于‘数据自由’。”
校长接过,点头:“他们会喜欢的。”
她转身离去,背影融入山雾。
她知道,这所学校的电力,曾被当地垄断企业三次切断,理由是“欠费”。
可“启明老师”每次都能在断电后自动重启,因为它连接着一个微型太阳能网络——那是全球“火种”志愿者悄悄铺设的。
她也知道,这所学校的网络,曾被政府屏蔽,理由是“内容违规”。
可“启明老师”总能通过卫星跳转,因为它背后,有无数匿名节点在接力传输。
**她不再创造火。**
**她只是,确保火不被熄灭。**
——
同日,日内瓦,联合国总部。
“全球AI治理峰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