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月后,苏砚回到“老周电子”工作室。
老周还在修他的旧收音机。
“烧完了?”他问。
“烧完了。”她点头。
“心疼?”
“不。”她摇头,“火,本就该烧尽一切。”
她从包里取出一个新箱子。
不是服务器,不是U盘。
是一个**老式胶卷放映机**,20世纪80年代产,笨重,过时。
“你打算放电影?”老周笑。
“对。”她说,“放给所有人看。”
——
“灰烬计划”第二阶段,启动。
名称:**“光影行动”**。
方式:**物理放映**。
目标:**所有被“认知污染”影响的地区**。
内容:**真实**。
——
她不再传递代码。
不再传递文件。
不再传递任何可被篡改的数字信息。
她只传递**胶片**。
胶片上,是真实的影像:
-非洲医生用“启明”救下新生儿的全过程。
-南美孩子第一次通过“守望”看到自己村庄的地图。
-亚洲农民用“织网”系统预测台风,提前转移牲畜。
-欧洲青年用“律火”成功起诉政府滥用监控的法庭录像。
每一卷胶片,都由她亲自拍摄,亲自冲洗,亲自编号。
每一卷,都附带一张手写说明:
>**“这不是AI的奇迹。”**
>**“这是——”**
>**“人,用工具,改变命运。”**
——
她雇了三个人。
一个司机,一个放映员,一个翻译。
他们组成一支流动放映队,开着一辆破旧的皮卡,驶入被“圆桌”污染的村庄。
没有预告,没有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