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寒门贵小姐 > 开张大吉(第2页)

开张大吉(第2页)

犹豫片刻,她终于还是道:“给我来一包吧。”

开张大吉

“好嘞,吃好您再来!”

月宁拿出油纸和麻绳,利落包好栗子递过去,又贴心提醒:“趁热吃口感最好。”

红衣小姑娘笑着数出五个铜子放到她掌心,拎着栗子走了。

顺利开了张,月宁心里顿时有了底,吆喝声也愈发响亮。从金桥走到鸣辛桥,再折返回来,来回一趟,篮儿里的栗子,便只剩薄薄一层底。

统共卖出去八包,得了四十文。

天色渐晚,夜市上的人慢慢散去,月宁也准备回家了。

路过金桥桥头时,她从篮里抓出一把栗子,硬塞给卖煎鱼的大哥,谢他刚才帮忙。那大哥是个实诚人,觉得自己不过闲话两句,不好意思收。

推让几番后,大哥终于收下栗子,转而包了两块煎鱼头,塞进月宁篮子里,憨笑道:“可不能叫你吃亏,也尝尝俺这鱼头,俺在这儿摆摊七八年,可是老字号喽!”

这回轮到月宁不好意思了,自己的栗子哪值这么多:“大哥,这怎么行——”

“都是卖剩的,俺也要收摊了。”大哥一摆手,“快回吧,天晚了!”

见大哥是真心实意给,月宁也不再推辞,道了谢,挎着篮子高高兴兴往家走。

今晚这一趟可值!不仅栗子卖出去了,还得两块香喷喷的煎鱼!她都好久没吃肉了!

回到家,月宁把篮子往桌上一放,掏出钱袋在姑姑眼前晃晃,眉眼弯弯:“姑姑,你猜我卖了多少!”

方姑姑见她满脸喜意,试探着问道:“十五文?”

生栗子六文,糖六文,本钱十二文。只要她卖过这个数就不亏,若能多三个铜子,还够买个素馅饼了呢。

月宁晃晃钱袋,铜钱叮当作响,她伸出四根手指:“姑姑也太小看我,是四十,我今儿卖了四十文!”

“嚯!”方姑姑猛地坐直,张大嘴巴惊讶道,“四十?!”

一晚上净赚二十八文,卖三天糖炒栗子,竟能抵上在杜府做一个月的工钱!

月宁打开钱袋,仔细数出二十文放到姑姑手边:“除去十二文本钱,我留八文,剩下二十文姑姑你收着。”

方姑姑连忙往外推:“你自个儿辛苦挣的,给我做什么!”

月宁拿着铜子,执意往她手里塞:“平日里柴米油盐,灯油棉袄,哪样都没少让姑姑操心,姑姑你就拿着吧,以后挣了,我还给你!”

月宁心里明白,自己住在姑姑这儿,少不得让姑姑费心。

比姑姑从前一个人过日子时更费钱,纵使姑姑不说,她却不能不懂事。越是亲近的人,才越不能让人家吃亏。

她已盘算好,以后每个月八十文的月钱自己收着。卖栗子的钱,给姑姑拿大头,自己拿小头,而且即便是这样,一时半会儿也还不清做袄子的钱呢!

听月宁这般说,方姑姑心底涌起一丝暖意,只觉得没白疼这孩子。

说完正事儿,月宁从篮子拿出用油纸包好的鱼头,将晚上自己和煎鱼摊大哥的事说给姑姑听。

引方姑姑感叹:“这人还怪好!”

忙活一晚上,月宁感觉有些饿了,其实也是许久没沾荤腥,闻着鱼香味儿,嘴里发馋。于是干脆进院生火,把鱼头热了热。

鱼头煎得焦黄酥脆,一口咬下去满嘴油香的,连骨头都是酥的,连渣都不用吐。

方姑姑是二等丫鬟,平日领的吃食要比月宁好点,但也只是好那么一丁点儿,偶尔混上些油渣肉沫罢了。

姑侄俩坐在油灯下,边吃边聊。

方姑姑笑道:“早知道卖栗子这么赚钱,你都不用进府了,天天卖栗子去。”

月宁舔舔手指:“要是天天进城卖栗子,城门口的过税都是一笔开销!再说了,没有府里包吃,减去饭钱就不剩啥了。”

方姑姑点点头:“也是。”

她光顾着高兴看,竟然忘了过税这茬儿。

两人吃饱喝足,打水洗漱一番,心满意足地歇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