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宫闱惊变
果然,在讨论两淮盐引案时,军机大臣傅恒出列奏道:“皇上,高恒虽罪大恶极,但念在慧贤皇贵妃新丧,是否。。。“
“傅恒,“乾隆冷冷打断,“朕记得你与高恒私交不错?“
傅恒吓得连忙跪地:“臣不敢!臣只是。。。“
“只是什么?“乾隆站起身,目光扫过满朝文武,“就因为他是皇亲国戚,就可以法外容情?那大清的律法还要不要了?天下的百姓会怎么想?“
他走到丹陛前,声音提高:“两淮盐引案,贪腐金额高达千万两,相当于我大清一年赋税的四分之一!这些蛀虫,吃着朝廷的俸禄,挖着大清的墙角!若是因为他是皇亲就网开一面,朕将来如何面对天下百姓?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朝堂上一片寂静,只有乾隆的声音在回荡:
“传朕旨意:高恒、普福、卢见曾,贪腐证据确凿,按律当斩。秋后处决!“
圣旨传到刑部大牢时,高恒正在用膳。听到“秋后处决“四个字,他手中的饭碗“啪“地掉在地上。
“不。。。不可能。。。“他喃喃自语,“姐姐。。。姐姐不会不管我的。。。“
传旨的官员冷冷道:“高大人还不知道吧?慧贤皇贵妃。。。昨日薨了。“
高恒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那里。良久,他突然仰天大笑,笑声凄厉:
“好。。。好一个铁面无私的皇上!好一个明君!“
他猛地扑到栅栏前,对着虚空嘶吼:“皇上!您可还记得,那些南巡的排场是怎么来的?那些贡品是怎么来的?您现在要肃清吏治,当初怎么不说?!“
狱卒上前要制止他,却被高恒一把推开:
“这大清的官场,从上到下,哪个不是这么干的?凭什么就拿我高恒开刀?!就因为我姐姐死了吗?!“
他的声音在牢房中回荡,带着绝望和不甘。然而,没有人回答他这个问题。
对面的囚室里,卢见曾默默地整理着衣冠。这位曾经的文坛领袖,此刻显得异常平静。他低声吟诵着自己的诗句: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普福则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嘴里不停地念叨:“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乾隆三十三年的这个冬天,格外寒冷。刑部大牢里的三个人,在等待最终命运的降临。而紫禁城里的乾隆,则在慧贤皇贵妃的灵前站了一夜。
雪花静静地飘落,覆盖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仿佛要将所有的罪恶与悲伤,都掩埋在这片洁白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