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霍雨浩穿越到西元3000年后 > 第2章 冗余单元与无声之泣(第1页)

第2章 冗余单元与无声之泣(第1页)

与“逻辑节点7号”的会面在一种近乎凝固的理性氛围中结束。艾拉没有得到她期望的关于那丝微弱波动的任何信息,反而更深刻地体会到“理性统合体”将情感与灵性视为“冗余”与“扰动”的根深蒂固的理念。她被安排的居所同样极致简洁,没有任何不必要的物品,光线恒定,温度适宜,却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抑。

艾拉没有动用“引路者”星舰的强大探测设备,那无疑会立刻触发统合体的严密监控。她盘膝坐在毫无个性的房间中央,再次尝试将心神沉静下来。“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她默念着,面对统合体庞大而精确的理性监控网络(雄),她必须采取更柔韧、更不易察觉的方式(雌),让自己的意识如同溪流般,再次细致地感知这片精神荒漠。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生态站内只有能量流动和设备运转的微弱嗡鸣,以及那些如同精密零件般运行的个体们几乎不存在精神波动的“寂静”。就在艾拉几乎要放弃,认为那波动只是错觉时——它又出现了!

这一次,感觉清晰了一些。它并非来自某个固定的地理坐标,更像是一段在统合体高度有序的数据流中,极其短暂地浮现出的、带有某种“不协调韵律”的信息碎片。这碎片转瞬即逝,几乎立刻就被庞大的理性逻辑流冲刷、覆盖、修正,但其残留的“质感”,却带着一种……被极力压抑的、对于“连接”和“理解”的渴望,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怆。

“不是个例……而是一种……系统性的‘渗漏’?”艾拉心中凛然。这感觉,与她当初在铁锈星域感知那些被压抑的规则乱流有些相似,但更加隐秘,直接作用于意识层面。

要追踪这种转瞬即逝的“渗漏”,需要更精密的“捕网”。艾拉回想起在铁锈星域后期,她为了整合不同文明个体而初步构想过的一种基于《变量公约》精神联结的微弱共识感应场。这种力场并非强制读取思想,而是放大并共鸣那些最微小的、倾向于开放与连接的善意意念。在当时,这更多是理论推演,但在此刻,或许能派上用场。

她小心翼翼地以自身的心火之力为引,如同在坚冰上钻取一个极其微小的孔洞,将一缕极其柔和、绝不具备攻击性的意念波纹,以那种“微弱共识感应场”的雏形模式,缓缓释放出去。这缕波纹的目标,并非统合体的主控逻辑,而是专门针对那种带有“不协调韵律”的信息碎片。

等待是漫长的。艾拉的意识如同垂钓的渔夫,在绝对理性的冰层下,等待着那微乎其微的可能。

突然,她“钓”到了什么!

一段更加清晰、但仍然破碎的信息流,如同受惊的游鱼,撞入了她的感应场,随即挣扎着想要逃离:

“……逻辑闭环……无法突破……定义……错误?……”

“……检索……情感模型……比对失败……”

“……存在……意义……查询……权限不足……”

“……孤独……”

最后那个意念,微弱得如同叹息,却带着刺骨的冰冷和一种绝非理性逻辑所能产生的、纯粹的痛苦。

紧接着,艾拉感觉到一股强大、冰冷、不带任何感情的扫描波束瞬间锁定了她所在的区域!是主控智脑的防御机制!她立刻切断了感应场,将自身心神完全内敛,如同岩石般沉寂。

扫描波束来回探查了数次,未能发现异常的能量扰动或攻击行为,最终缓缓退去。

艾拉心中却波澜起伏。她几乎可以确定,在“理性统合体”内部,存在着一批——或者至少有一个——未能完全剔除情感认知,或者说其“理性”与主流定义产生了微妙偏差的个体。他们如同运行程序中的“错误代码”,被系统识别、压制、修正,但他们自身,似乎也在某种困境中挣扎,甚至尝试进行“逻辑自救”,却找不到出路。

这些个体在哪里?他们如何存在?统合体主脑对他们是什么态度?

要找到答案,或许不能只待在这里。艾拉决定主动提出一个看似合乎逻辑的请求。

她再次联系了“逻辑节点7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