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您忙去吧,我和皇嫂再聊会天,恕不远送”!
得到赵梓辰同意的十公主此刻笑颜逐开,拉着婉清的手坐在一边说悄悄话,将他晾到了一边。
这真是用完了就丢啊!
赵梓辰无奈地笑了下,前往御书房批阅奏折。
刚走进御书房,映入眼帘的就是案头上堆的和小山似的奏折,他不禁一阵头皮发麻!
刚穿越来的时,乾隆只给他三分之一的奏折,还大多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就那上百份奏折就让他看了小半天。
古代的大臣就是文绉绉,想说什么直接开门见山不就行了。非要开头叽叽歪歪写很长一篇的开场白,真正能表达奏折中心思想的也就那么几行字!
赵梓辰抚了抚额头,坐在龙椅上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奏折翻看起来。
第一本奏折倒是挺令他满意的,是工部侍郎董诰所奏。内容大概意思是他已经按照自己的要求,在河南当地量生产水泥,就地取材之后,效率大大提高!按此速度,有望提前完成工期。
好!好!好!
赵梓辰直接在奏折最后批阅,开头就是三个好!然后字里行间里对董诰的所作所为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赏。
心情大好的他突然有了批奏折的动力!要都是这种奏折,他批阅起来也得劲儿啊!
于是迫不及待地拿起第二本奏折看了起来。
“奴才孙文成跪请皇上圣安!杭州西湖今冬红梅绽放,红蕊映雪,恍若御苑春色。
……
奴才思及圣上,如若圣上春日南巡,定要路至杭州,奴才……”。
通篇洋洋洒洒几千字,赵梓辰看了半天,才在最后找到了中心思想。说是如果春天赵梓辰南巡的话,一定要去他那里,他要尽地主之谊。
无聊!还南巡?他现在哪有时间?
随即拿起毛笔沾了沾红色墨水,在最后写道:朕知道了!
此刻他已经没有刚开始的激情了,无奈地叹了口气,继续埋头批阅。
臣李旭恭请皇上圣安,正月初四,有人曾在琅琊山中发现一只狐狸,通体雪白,眼珠呈蓝色。
……
当地百姓得知,都认为此乃圣上顺应天意,所以才有此祥瑞。臣不敢隐瞒,遂将此事具折以奏圣上!
得,又来个拍龙屁的!
接下来又接连批阅几十份,一打开奏折,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毫无意义的文字!
就算有个别所奏之事与朝廷有关,也只用很小的篇幅描述,其余都在夸赞自己当时多么的当机立断,多么的……
“来人”!
赵梓辰终于忍受不了这种折磨,随即喊来门外站岗的小禄子。
“宣王杰,刘墉和纪晓岚前来觐见!快”!
“嗻”!
一刻钟后,王杰三人从军机处匆忙地赶了过来。
“不知皇上唤微臣等人有何急事”?
赵梓辰听到王杰询问并没有回复,而是将手里的几本奏折递给他们三人。
“你们先看看奏折的里所写的内容,看完之后都给朕评价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