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太感谢了。”
中国给出的价格并不算昂贵,德国人在二战中也发了笔横财,愿意以黄金进行结算,于是双方很快达成一致,并约定由双方各出几个人共同起草合同文本,争取在明天就进行签字。
德国人派出军事代表团出访中国的消息并没有瞒过北约以及苏俄的耳线,甚至于,三天后,德国向中国购买军火的清单就出现在了杜鲁门还有丘吉尔以及斯大林的案头。
苏俄以向德国寻仇的借口高姿态军事入侵欧洲,因为意识到如此一来,苏俄必然无法在远东对中国保持军事威慑,杜鲁门和丘吉尔自然感到万分不满。然而,尽管非常不满,但是考虑到与苏俄反目可能导致它转而与中国进行合作,所以第一时间,美国人和英国人都选择了三缄其口,只是默默注视事态发展。
中德法缔结联盟,德法两国并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在杜鲁门和丘吉尔看来反而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在苏俄和德法之间已经没有了其它选择。如此一来,纵然中国和苏俄私底下还存在暧昧,但是却杜绝了明面勾结的可能。那么在新一轮欧战中的立场上,美国人和英国人又有了操作的空间。
英国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先美国一步进行操作。按照丘吉尔的设想,英国完全可以充作欧洲国家和苏俄之间的桥梁,居中斡旋。一方面,英国可以说服沿途的欧洲国家向苏俄开放道路并提供补给,另一方面,英国则促成苏俄对过境国家的不事实侵犯,另外,还可以借苏俄之手教训一下其中的刺头。
想比英国人只想当幕后操盘手,美国人的野心更大。杜鲁门意识到这是一个扩大北约影响力的机会,所以立刻派员与苏俄政府进行接触,以军援为条件,力邀苏俄加入北约,同时,还表达出了与苏俄一起用兵进入欧洲的强烈愿望。
无希特勒时代的德国,至少在苏俄人和美国人眼中那就是一块肥肉。苏俄人下口得早,但是以杜鲁门的认识,他可不认为苏俄人就能一口吞下。而既然德国已经和中国结盟,那么,如果美国不抓住时机狠狠扑上去咬一口的话,杜鲁门非常担心,苏俄会因为德国的滋养而变成了美国乃至西方文明世界的另一个威胁。
不过,鉴于美国已经在太平洋地区投入了重注却一无所获,杜鲁门想要再对欧洲用兵,想要说服那些议员的难度可想而知。
杜鲁门这边正煞费苦心为说服国会的老爷们而努力,德国向中国购买的军火清单被送到了他的面前。看到这份清单,他反而不着急了。因为他忽然意识到,中德结盟并不是流于形式,那意味着,中国并不希望看到德国战败。那么,万一德国抵御不住,中国是否会出兵欧洲呢?而一旦中国出兵欧洲,那就意味着中苏两国要发生全面对抗,而这必然会消耗中国大量的实力。那样的话,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压力必然有所减轻,甚至一举取得突破也未尝不能。“中国人应该不会这么傻,但是,我们可以在背后促成这件事!是的,从美利坚的利益出发,我们必须让中国出兵欧洲!”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上,杜鲁门如此说道。
第五百九十七章新型航母
要想让中国出兵欧洲,前提条件就是德国面临战败。但杜鲁门知道,别看苏俄人现在气势汹汹,并且开局良好。然而,苏俄想要独自击败德国,这根本就不现实。即使放在世界范围内,德国陆军也属于数一数二的庞然大物,更勿论,德国曾经占领过的那些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曾经和德国人并肩战斗过的仆从军。也不知道是不是欧阳云和小泉敏一郎的双重蝴蝶效应起了作用。事实是,在希特勒死后,很多曾经遭受过德国侵略,在美英眼中属于天然盟友的欧洲国家,并没有如杜鲁门和丘吉尔所希望的那样立刻站出来,旗帜鲜明的对德国进行反攻倒算。这也是德国之所以能够在希特勒死后依旧主导欧洲大陆,并结成两大阵营打内战的根本原因。在苏俄反攻欧洲之前,德国人在欧洲根本就没有敌人。所以,纳粹党和国防军才会因为政治理念的不同而大打出手。如现在,苏俄才刚刚攻占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本来尖锐对立的德国两大阵营立刻就冰释前嫌,站到了一起。
单凭苏俄无法击败德国,但是再加上美国和英国呢?至少在杜鲁门看来,答案是肯定的。至于为什么要攻击德国。同样在杜鲁门看来,理由也是相当充分的——“德国有仅次于美国的重工业,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技术上,德国人甚至要领先于我们。希特勒的独裁统治,为德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以及工业原料,这些,都是美利坚现在急需的。在这里我可以保证,只要能够占领德国,哪怕是和苏俄平分德国财富,美利坚也能从中获取足够的收益,不仅能够一举改变国内因为战争引起的经济萧条,而且还能获得一些核心技术,从而让美利坚继续在世界上保持工业技术领导者的地位……我没有质疑罗斯福总统的意思,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白宫在二战中的定位实力错误的。当初,我们不应该在太平洋战场上牵涉太深,而应该果断的出兵欧洲……”
和那个时空相比,或许是因为美国的国家形势要恶劣得多,需要杜鲁门拥有更好的口才。所以这个时空的杜鲁门,且不论其执政能力究竟如何,至少其口才有了长足的进步。乃至于每每都有惊人的长篇大论,也因此在后世留下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在太平洋地区,美国至今已经投入了超过五十万的兵力,另外,根据计划,还将在此后三个月的时间内投入将近二十万的兵力,从而能确保在海军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守住菲律宾还有澳洲,并具备向台湾进军的能力。
帕劳群岛还没能拿下来,美国人就将目光投向了台湾,如果欧阳云知道美国人的这个打算,不知道他会作何评价。按照小长官的个性,他应该会叼起一根烟,在吐出一个烟圈之后轻蔑的说道:“痴心妄想!”
根据孔令仪从华盛顿传回的情报,中国最高统帅部知道美日英正在筹划一次大规模的反攻。不过因为没有更具体的情报,所以最高统帅部只能通过美日英的军力部署来猜测其主攻方向,而包括欧阳云在内最高统帅部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北约的主攻方向会是马来半岛。
正因为有这样的猜测,最高统帅部从辽宁军区抽掉了一个装甲集团军充实到中南半岛,并任命王长运为司令官,让他率这个装甲集团军先在越南进行为期最少一个月的适应性训练。
“毫无疑问,新一轮的世界大战已经爆发。我们现在不能确定的是,这次世界大战究竟会达到何种规模?它会不会像刚刚结束的二次世界大战那样波及全球?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不得不担心的是,地球也许从此会彻底失去和平……”这段文字来自中国记者西蒙。作为一个犹太裔的中国人,西蒙在这个时空的人生轨迹与那个时空截然两样。在那个时空,他最后归化为美国人,并且在苏伊士河战争中为埃及游击队枪杀,但是在这个时空,他却成了中国人,而且,应该没有可能出现在埃及。
西蒙的摄影才能,此时已经崭露头角。与那个时空有所不同的是,这个时空,他的摄影题材要广泛得多,而且,因为学兵研发所研制出了性能更加优越的彩色照相机,所以他得以更进一步的发挥自己的摄影才华,并拍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新的世界大战,中国最高统帅部就是如此定义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的全面战争的。而作为一名随军摄影记者,西蒙能有这样的先见之明,充分说明了他的政治洞察力有多么的敏锐。
德国缺少远洋海军(二战开始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