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主导的联合**中之所以能出现朝鲜人的身影,朝鲜流亡政府功不可没。流亡政府的首脑也一直有要求老大哥帮助其复国,不过欧阳云对此反应却偏冷淡。欧阳云想得很清楚,战后中国固然需要朝鲜扮演好跟班小弟的角色,但这其中朝鲜人自身能发挥的作用其实有限,关键还是看中国是否能够彻底的击败日本且能够保持现在的军事和政治地位。鉴于朝鲜LDD在中朝边界地区闹得厉害,而且似乎在很多方面得到了中国***的援助。对此,最高统帅部已经有人提到应该遏制该党的活动,以避免其在战后成为祸乱朝鲜局势的捣屎棍。而欧阳云正因为有上面的认识,所以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时代不一样了,没有我们的支持,朝鲜无论是哪一方势力,想要战后在朝鲜建立政权都是空口白话。朝鲜被小日本占领这多年,谁能保证朝鲜人的思想就没有遭到军国主义的毒害?我以为,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应该在朝鲜的战后重建上发挥决定性作用,”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欧阳云如此阐述自己的战后朝鲜方针。
作为朝鲜流亡政府的首脑,李大中虽然需要处处仰中国鼻息,实际上呢,刚开始的时候,他很看不起中国人。这或许可以视作日本和朝鲜上层人士的一个通病,即在他们眼中,曾经称霸东方,能够从各个方面给予他们榜样力量的中国已经不存在了。换句话说,现在的中国人其实并不能代表中国,他们身上炎黄的血脉已经被外来的胡人给沾污了。
崖山之后无中国,对于日本人和朝鲜人来说,这句话绝不仅仅只是说说那么简单,而是他们心中真实的认识。所以才有日本人和朝鲜人跳出来称他们才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如后世的韩国人,更无耻的敢于给孔子换种族,剽窃去当他们韩国人的祖先。
说到底,还是胜者王败者寇的观念作祟。这不,随着中**事力量的强大,乃至于成为当今世界抵抗轴心国的绝对主力,李大中的态度一下子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完全的颠倒过来。于是,很奇葩的一幕发生了。中国民众对当前的政体已经完全适应了的情况下,居然是李大中首先在报纸上镌文称中国当前的政治体制并不利于对日作战,中国应该进行改革,给予拯救了中国的欧阳云大将军更多的权力,比如说大总统制。
因为这件事,欧阳云还特地发表电视讲话进行过辟谣,并且在次日捏着鼻子上门拜访老蒋,委婉的向后者保证,联合政府绝不会无故更改已经成熟的现有政治体系……
也是因为这件事,令欧阳云对李大中观感极差。而后者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了这件事,从此表现得更加的循规蹈矩了。
朝鲜共荣军发生**,在欧阳云看来这是能够加快反攻进程的好事,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而对于李大中来说,这则是改善他本人及流亡政府形象的大好机会,所以他表现得十分的热情。不仅立刻回电同意欧阳云的提议,后面还自作多情的称会立刻着手安排策反朝鲜共荣军的工作以配合中**队的对日反攻。
凡事总是相对的,对于中国这方来说是好事,对于日本方面而言自然就是坏事。
冈村宁次和山田乙三还算是识大体,并没有刻意对上隐瞒“兴奋剂事件”及引起的相关事故,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及时汇报,石原才得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应对政敌的发难,从而避免因为受兴奋剂事件的影响而黯然下台。当然了,因为兴奋剂事件以及引起的相关事故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太恶劣了,他这也只是勉强保住自己的位置而已。
本来因为日本和平军的攻心术就已经手忙脚乱了,现在又摊上这码事,肉眼可见的,石原迅速的憔悴下去。恰在此时,“惠山暴乱”发生,这就成了压倒石原军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它再也不堪重负。
石原军政权的倒台还拖累了他的政治盟友近卫文麿。一直以来,近卫文麿在政治上都给予了石原足够的支持。只是现在,因为在兴奋剂事件和“前线部队人心惶惶”一事上的无作为,他的战时首相生涯也终于到头了。就在“惠山暴乱”发生的第三天,日本军界几个元老有了动作,在他们的怂恿下,东条英机再一次跳上前台。于是几乎一夜之间,日本不仅换了内阁,而且连军部也给换了。
欧阳云接到相关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四天后。是时,他正在接见潘秀安。因为潘媚人正陪同接见潘秀安,所以电报是张梁呈送上来的。当着潘秀安的面,欧阳云先是扫了电文一眼,随即变得认真起来。稍后,他抬头皱眉道:“真没想到,哼,日本人这是自掘坟墓。”
“发生什么事了?”潘媚人问,问着还看了看潘秀安。
潘秀安善识人意,忙站起来道:“总理大人,我是不是回避一下?”
欧阳云摆手,道:“没这个必要,你知道也是好事。小日本换内阁了,那个上等兵又上台当首相了。”
潘秀安一怔。
潘媚人解释道:“就是东条英机。”
“哦,”潘秀安对东条英机的为人还是有一定了解的,闻言很是吃惊,道:“东条英机是著名的强硬派,日本人这么做还真是自掘坟墓。”
第五十四章潘秀安
溥仪会派特使密访张家口,所为当然是战后的人身安全问题。如果说刚被日本人扶植上台的时候溥仪还做过白日美梦的话,时至今日,他这个梦早就醒了。而且,随着中**队的咄咄逼人,溥仪不得不担心的是,一旦日本人被赶出中国,届时他该怎么善后。因为日本人刻意封锁消息,溥仪对学兵军和欧阳云的认识只能停留在道听途说的阶段上。如此,每天充斥在他耳边的便都是欧阳云如何痛恨汉奸、如何残暴之类的言语。日本人这么做本是希望坚定他反抗的决心,只是他们却完全低估了溥仪“爱好和平”的决心。这些言语的熏陶非但没能坚定他的抵抗之心,反而令他对学兵军和欧阳云越发的恐惧。这不,眼见着中**队开始压着日军打,他立刻就吃不住劲,开始考虑起后路来。
作为潘毓桂的侄子,潘秀安固然也曾因此享受过“高富帅”的奢侈生活,不过最终也是因为潘毓桂的原因成了汉奸子侄,乃至于在后来在学兵军时代的北平没了立身之地,只能选择闯关东。在伪满的这几年,潘秀安过得并不如意,不过幸亏他有一个争气的堂妹,这不,在潘媚人和欧阳云的关系公开后,他先是得到了伪满高层的“重视”,去年以来更开始得到重用,乃至于有了这一次担当特使的机会。
和被日本人严密控制的溥仪不同,潘秀安因为平时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到更多的有关学兵军和欧阳云的消息,所以他虽然对欧阳云充满了敬畏,但是并不因此感到恐惧。非但如此,他甚至视这次出使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有潘媚人这层关系在,如果他表现得好,他将有很大的机会获得欧阳云的认可,那也就有获得洗白甚至重用的机会。心中存了这样的念想,潘秀安十分重视这次见面机会。在得知欧阳云即将召见自己后,他躲在卫生间里如此给自己打气:“我虽然为伪满工作,但是并没有做下伤天害理的事情。而且,我从来不觉得身为中国人有什么不好的。嗯!就是这样!”
从去年乍获重用开始,潘秀安就已经意识到日军的失败将只是时间问题。而这次一路南进,更为他提供了一个看清当今局势的机会。沿途他有多次曾在途中遇到行军中的日军和朝鲜共荣军以及各色伪军,而在抵达张家口以后,因为欧阳云特意下令对他不设防,他也得以多次直面学兵军、中国国防军。两厢一比较,一边士气颓丧毫无斗志,一边士气高昂朝气蓬勃,这更使他坚定了自己当初的想法。
无论是在日本军界还是中**界,东条英机都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机会难得,潘秀安很自然的就接了下去,道:“兴奋剂这种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武器都祭出来了,小日本是真的黔驴技穷了。如果依旧是石原掌权,他应该不会继续使用兴奋剂,但是东条。呵呵,他虽然是因为受惠于兴奋剂事件才得以上台,但是以他的智商,他肯定不会吃一堑长一智,而是会将兴奋剂视作救命稻草。”
见面以来,潘秀安的话并不多,越是如此,他这一番稍微长一点的议论就反而引得欧阳云谈兴大发。
源于潘秀安的坚持,此前欧阳云对他已经以秀安相称。欧阳云当下看了潘媚人一眼道:“没想到秀安对上等兵还有过研究,没错,以东条英机的性格,这种局面出现的几率很大。这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