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会看着,绝不会牵扯上夫人。除非我死。”
“也是大哥太重要了,以至于我们都失去了冷静!现在事件已经被你们祸水东引,短时间内不会有危险。想办法让大哥尽快出狱,在里面总不是办法!”
“主子何不拿小姐身上的玉佩换?”
刘涛眼睛闪烁,“有东西换但不是那玉佩,先下去修养。”
“是,主子。”
主子是这样胸有成竹,他们也跟着放心!
正文一百零一、壮阳之物
一百零一、壮阳之物
刘涛在朝廷上发挥他的力量,将郑和挪出诏狱。
但郑和被软禁在一处小院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两间遮风挡雨的屋子。
他们的意图就是熬死郑和,他们认为郑和熬不住自杀也不错。
刘涛带一些生活用品带进去,郑和在给自己做几张小矮凳。“大哥。”
“来了,怎么搬这么多东西过来。”
“一次性带全,不然他们使法子不让送就麻烦了。”
两人凑近,郑和问:“东西怎么样?”
“很齐全。”
“重要的先拿,保命重要。”
“都在这,一起搬进去即可。都是重要的,得要省着用。”
外面的侍卫一位两大人讨论的是门口这一堆东西,他们见刘大人没派下人帮忙就不管了,由着他们搬。
上面只说不许外人靠近,但没说不许参与查案的刘大人靠近。
“这些是药,三碗水熬成一碗水,早晚各一次。对了,枸杞要每天吃。老叶会送一些汤过来,家里人很担心所以汤水会多一些,务必要喝完。”
“今日话多了些。”郑和调笑他。
“你的身体你知道,本就虚又吃了一顿皮肉苦,不知能不能熬过今年冬天!”
“你要相信我,我是三保,是太宗亲封的郑和,没人能打击我的意志。”
刘涛离开后,郑和的小院子就被关上大门,里面的不知外面的事,外面的不管里面的事。
刘涛不停的将朝臣视线从郑和身上调离,引发到潘国交趾上,将潘国高丽也说上。刘涛的人马就是要搞乱朝堂这一锅粥。
刘涛一派系不停将各属国的变动交给皇上,并将他们历年派使节来的情况列表对比,是否对大明恭敬。其中刘涛重点列出高丽与南明。
刘涛将永乐二十二年到宣德四年间外国朝臣派使节来访数量的变动,点出外国只知太宗不知宣帝。
不知是不是那句总结的话太过隐蔽还是宣帝没有看到,宣帝似乎并没有多大关心。
苏湖熟天下足!宣帝四年是个太平年,没有水灾没有旱灾,所以全国各地粮食大丰收。
因此不用南粮北运,不需要用海船运粮。
那些官员们很赞成将海船销毁,刘涛说不如将海船卖了,先卖出去赚一笔,再下令销毁大海船。
这样饱了中库又销毁了海船,两全其美。
这样的法子让大臣们两极分化,一边指责刘涛非君子,奸诈小人,并陷皇上于不义;另一边则认为可以进行,毕竟当年造船时耗费巨大。
刘涛又说这样不行就先下旨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