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苏国主,“还请潘大使指点迷津!”
潘长海道:“这个项目,是朝廷直接敲定的民生项目,之前的西北,被刘雍所毁,生灵涂炭,鸡犬不留,朝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说,是再造西北。”
“陛下也曾说,民生所用,不计成本,所以说,能不能赚回来,不重要。”
“朝廷会想办法从其他地方赚钱,而赚来的钱,不能堆在国库里,要流出去,给百姓创造财富,只有百姓富庶了,国家才会富庶。”
“在西北过去,还有很多公国,都是秉承陛下的理念,一切以民为主,你们日后大概率也是会有自己的公国的。”
“陛下的意思也很简答,希望你们能把钱财投入到自己的公国,去改善百姓的生活,而不是纯粹的把食邑当成自己的财产,去恣意的压榨。”
“陛下爱民如子,小臣佩服!”慕容吐谷浑拍马屁说道。
其他两个国主也是纷纷附和,甭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的,这个节骨眼上肯定得拍马屁。
不过,让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西北的耕种方法。
“那冒着烟的东西是什么?”
“哦,那是耕地机器。”
“我咋没看到有牛马拉?”
“这个喝油,不需要牛马,自己就能动。”
“自动?”
“对,就是自动。”
“那个路上开动的是啥玩意?”
“那个叫蒸汽机车,虽然是市面上主流,但是已经是淘汰品了。”
“那个两轮自行车不错,去了京城我能买吗?”
“这玩意已经普及了,根据大顺工业报报道,这五年间,民间自行车持有数量已经超过了五百万辆!”
“那岂不是家家户户都有?”
“差不多吧,现在有自行车了,出行方式都改变了。”潘长海无所不答,平淡的语气之中,藏着难以言说的骄傲。
看着所有人跟好奇宝宝似的,他想,这还只是西北,等到了中部,到了京城,这些人还不惊掉下巴?
不过,现在的大顺跟大康不一样了,不是先京兆,后中原,再边关。
先是财政的革新,各地州府税收革新,每个州府之间都有排行和评价。
所以州府的主动性比以前高多了。
城市建设,入学率,生育率等等等,都纳入了官员的考核之中。
果然,来到中原的中部之后,这里的繁荣又上了一个台阶。
慕容吐谷浑都觉得自己看不过来了。
每次,他都觉得自己已经感受到了大顺的繁荣,可越是靠近大顺的心脏,就越是繁荣。
一次次都在刷新他的认知。
等到了京城,看着眼前近乎无边际的摩登城市,觉得自己无比的渺小。
那种渺小,让他忘记了思考。
只是呆愣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丹苏,丹契两国的国主同样如此。
“这就是大顺京城?”
“这真的是人间能有的繁荣吗?”
“这简直就是仙界!”
他们是凡人,没看过仙界。
可如果真的有仙界,那么一定是大顺京城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