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明1614 > 第249章 停战协议(第1页)

第249章 停战协议(第1页)

19世纪中叶,意大利半岛的民族主义思潮蓬勃发展,民众对摆脱奥地利等外国势力的统治、实现国家统一的渴望日益强烈

撒丁王国作为意大利半岛上较有影响力的国家,承担着推动统一的历史使命,这是意大利民族发展的内在需求,具有不可阻挡的必然性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从上午就从前线抽调部队攻打占领己方补给线的撒丁军,但撒丁军就地防御,态度十分坚定,奥军始终无法再前进一步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又不敢抽调太多部队打撒丁军以免影响正面战线稳定

法军在收到撒丁军的电报后就加强了攻势,让奥军始终无法从战线上抽身

法撒联军的前后夹击让奥军在中间进退两难,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都快急死了

现在部队断粮又断弹药,一旦法军停止进攻,前线的士兵轮换下来发现并没有像昨天承诺的一样有新的补给送来,怕不是要当场哗变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总感觉对面这指挥不像是拿破仑的儿子,弗朗索瓦·约瑟夫·夏尔·波拿巴的指挥风格,倒像是老拿破仑的指挥风格

老拿破仑虽然是回到了法国,但没有消息说老拿破仑来到了这里,他估计是拿破仑二世发电报找的自己父亲

“不行,必须尽快打通粮道”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将手中的烟屁股狠狠的按在烟壶缸里猛的站起来

“我们现在还有多少部队”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问道

“十万左右,陛下”

一个军官回答道

“也就是说,昨天一天的战斗就让我们损失了一万多人吗?”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面色凝重的说道

“是的,陛下,自从军改年后,欧洲的战争方式就发生了改变,这一切的源头都是东方的神州帝国”

路德维希·冯·贝内德克将军站起来说道

贝内德克将军口中的军改年便是1815年,欧洲军官团从神州中央军校毕业回国的那一年

那一年也是欧洲军事理论更新迭代最快的一年,因为从神州中央军校毕业的沙恩霍斯特,维特根施泰因,苏尔特,惠灵顿公爵,施瓦岑贝格五人在各自的国家掀起了一场军事改革风暴

欧洲的战争理念也是从那个时候,从线列步兵战术转变为散兵线战术,火炮不再是单纯的伴随步兵的支援武器,而是能决定战场走向的武器

其中属于奥地利的改革最慢,均落后于其他四国,其源头是弗朗茨一世对一改革的犹豫和不敢

沙俄直接通过一场自导自演的激进政变清洗了沙俄的旧军队体系建立新陆军,普鲁士腓特烈三世通过打击容克地主特权加强中央集权,沙恩霍斯特建立总参谋部架空容克军官团的权利的方式完成改革

英国改革相对顺利,因为英国和神州是联姻同盟,夏洛特王后的小女儿阿米莉亚公主嫁给了神州帝国太子朱云熙,神州军队的强大英国上下有目共睹,对于改革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

法国这边,在伦敦会议后,苏尔特的军事改革有老拿破仑的大力支持,那些法国的老军事贵族碍于老拿破仑的面子也不好反对,所以法国改革也十分顺利

这四国在进行军事改革的时候,背后都有一位实权者的大力支持,弗朗茨一世在改革之初,碍于奥地利国内错综复杂的民族构成和利益集团,比如奥地利的容克地主阶级

这些复杂的因素让弗朗茨一世对于改革犹犹豫豫,浪费的大好的改革初期窗口,直到俄国1820年10月4号,简称10月政变后弗朗茨一世才意识到改革迫不容缓

但此时奥地利已经落欧洲一大截,不止是军事改革上,对于新武器研发奥地利同样落后一大截,当其他四国都能独立大量生产仿制的神州十式步枪时,奥地利还只能小批量生产

总总因素汇聚起来也就导致了奥地利在各方面都落后一头

现在,奥地利改革的滞后性在此刻展露无遗,技术代差导致火力差异,工业短板限制了补给能力,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正面面对法军的进攻尚能抵抗,但也腾不出手去解决后面的撒丁军

就好像两个人打架,双方都使出了全力,但此时突然出现了第三个从背后猛猛偷袭自己但自己的双方都用来和面前的人打架了,只能任由那个偷袭的人不断击打自己后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