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末求生记百科 > 第82部分(第4页)

第82部分(第4页)

一个名为柳才的头领主动解释了缘由。

他们原本都是附近的山民,以种地、打猎、采摘山货为生,只因无法承受朝廷越来越重的赋税徭役,不得不进山为匪。

家中剩下的就是老父老母,放心不下老宅,仗着年纪大,可以免除徭役和部分赋税,勉强苟活。

而这也是他们耳目灵通的原因,方圆上百里地的人,都和他们沾亲带故,都能为他们传递讯息。

落单小商队的情况被有心的山民看在眼里后,不断报到他们这儿,所以他们能了如指掌。

当然,这些消息不是白拿的,而且山下多半还有亲人,谁也不愿看着亲友挨饿,所以每次劫了粮,大半都要分出去。

这回也同样如此,他们所剩不多,眼瞅着就又要断粮了。

现在志文给他们现场发粮,还允诺以后有正经营生,谁还愿意与志文他们为敌。

山民们聚居之处不出志文所料,离路口并不远,这里没有寨墙,没有寨门,没有聚义厅等土匪山寨必有的建筑,与其说是土匪山寨,不如说是一个普通村落。

有的是高矮不同,大小不一的几十座房屋宅子。

房子不少,是因为周围山民来报信儿,来探亲,来拿粮食,躲避官兵衙役,难免会呆上几天,为了让大伙儿都有个住处,他们就陆陆续续地建了不少,反正地方不小。

只要亲友不一窝蜂地跑来,房子其实空的不少,足够志文、囡囡、小捷、可旺、孙大夫等这些最核心的人员住下,只是少年们和难民们就不够了,得先搭窝棚将就下。

志文大致转了一下,这片山虽然险峻了些,大一点的平整之处,就是目前这个小村落,但地方够大,就是住上几万人都没问题。

难民和少年们只能暂时先安顿下来,开春后再慢慢建房。

当然,这么好的地方,不可能全部拿来住人。

志文已经想好了,山顶还是单独划出来,作为洗羊毛的场所,村落及其周围则是住人的地方,上限是五千人,目前虽然人数还不够,但以后就只能是亲近之人才能呆在涿鹿山,再多的话,就只能在关隘外面住了。

其他空地,除了弄个操练的场所外,可以种粮。

至于路口那座关隘,柳才他们也不知其由来,不知什么时候被某个山民发现的,知道的人一直不多,因为这里十分隐蔽,关隘又是唯一进出口,这几年渐渐成了没有活路的山民们最后的去处。

柳才说,他落草之后,看着关隘有些残破,还组织大家修缮过。

“涿鹿山这么险要,可能是某个前朝在这里修的营垒吧。”宋献策猜测,只是不知什么原因,就只修了个关隘,想来没多久就被放弃了也说不定。

“哥!快来,有炕。”囡囡的声音从旁边一座房内传了出来。

志文推门而入,屋内一大群人争先恐后地都想往炕上趟,可旺个高力大,一个人占了一大片,谁都拉不起他来。

妞妞没有抢到位置,有些气急败坏,“大柱,你再不起来我可挠你痒痒了啊。”

“挠痒痒也不起。”可旺把身子缩成了一团。

孙大夫年纪大,自然不可能和小辈们玩闹,在一边看着好笑,上去拍了一下可旺的屁股,“行了,可旺,又没生火,炕是冷的,你躺着作甚?”

“义父,你就让我躺会儿呗,快一年没睡过炕了,尽睡地上,我这腰都睡酸了。”可旺嚷嚷着。

“臭小子,你才多大,腰就酸了。”孙大夫笑骂。

“哥,进来,我让你躺一会儿!”囡囡早早地就占了一个位,看见志文进到院里,想要起来让他。

“不用了,你多躺一会儿。”志文没有进屋,就站在院里看大家打闹,有房有炕,再看看灶房,有锅有灶,嗯,这才是家啊。

“志哥,志哥!”正感慨着,听到黄四在叫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