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唐朝败家子加料版 > 第33部分(第2页)

第33部分(第2页)

他叫虞世南,大唐弘文馆学士,永兴县公,昔年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亦是李世民倚重的重臣,今年已经八十高龄。

他的兄长是前隋内史侍郎虞世基,武德元年,宇文化及于扬州弑主(隋炀帝)时,一并被杀。

鉴于自己可能没几年好活了,虞世南特意前往江都祭奠兄长,刚刚返回洛阳。乘船在洛水码头登岸后,想起昔年与兄长同游伊阙的情景,虞世南特意乘马车前来故地重游,缅怀兄长。

伊水滔滔,往事历历在目,却早已物是人非。虞世南凝望许久,发出一声轻叹,随后目光落在不远处的龙门山上。

瞧见宾阳洞前繁忙的景象,虞世南悠悠问道:“那处在做什么?”

“魏王殿下主持在此处修造佛龛,为文德皇后祈福。”

“哦,原来如此,魏王殿下孝心可嘉……”好巧不巧,虞世南刚刚出口称赞,极不和谐的一幕出现了。

一个吆五喝六的工头大摇大摆走过,不断催促呵斥工匠,稍有延迟,手中的皮鞭毫不留情地狠抽,工匠背上顿时皮开肉绽……

ps:很抱歉,这几天更得略慢,时间也不固定,主要是为理顺后续情节,落笔比较谨慎。昨天我以为搞定了,但今天发觉还是有点问题。

这一部分是个转折,新出场的人物很多,三问不想因为仓促更新,导致情节漏洞或其他问题。多花点时间,为的就是保证后续情节顺畅,精彩,望诸书友见谅!

第六十三章 蔷薇丛外河灯曳

七月半,鬼门开。

七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或称鬼节,抑或盂兰盆节。

按照习俗,这一天要祭奠死者亡灵,或上坟扫墓,或烧纸祭麻姑,或放河灯祭奠祈福。

洛阳城里,魏王李泰再次主持祭祀,当然了,这次祭奠的对象除了长孙皇后外,还加上了高祖李渊与太穆皇后窦氏。

有鉴于上次李承乾在长安祭祀,搞出的动静太大,至仁至孝之名广为传颂,李泰不由颇感压力。

不用想,今天李承乾又会前往献陵和昭陵祭祀,必定再次广受好评。所以洛阳这边的祭奠礼仪绝不能落后,李世民不在洛阳,更得好好表现了。

李泰为此尽心尽力,极尽周到,一整天各种繁琐的礼仪,谢逸等臣子少不得陪绑,跟着受罪,以至于陪嫂子和妹妹放河灯的时间都没有。

等傍晚回到御苑时,小蛮略有不高兴,嘟着小嘴埋怨道:“三哥骗人,说好一起放河灯的。”

“对不起,三哥有事耽搁,回来晚了。”谢逸心中少不得咒骂几句李泰做作,然后柔声安慰妹妹。

“嗯……”

“那河灯放了吗?”

小蛮悠悠道:“放了,嫂子带我去的,就在旁边那条河里……”

谢逸知道御苑旁有条小河,是洛阳宫御河水系的一部分,流出东门注入洛水支流,放河灯很是方便。只是……

“嫂子人呢?”谢逸不免有些奇怪,嫂子杜氏竟不见了踪影。

小蛮摇头道:“不知道,嫂子说让我在家等三哥,她有事出去一会。”

出去了?去了哪里,又有什么事情?谢逸心头不禁泛起个问号,自家嫂子如今是越发神秘了。

……

虞世南到了洛阳,并未着急回长安,毕竟皇帝巡幸东都,怎么也得面圣之后再说。

不过李世民去了济源未归,虞世南只好留下恭候圣驾,今日魏王殿下主持中元节祭祀,祭奠高祖皇帝夫妇和文德皇后,身为人臣,少不得出席。

只是毕竟年纪大了,大半天繁琐的礼仪之后,虞世南不免有些劳累,更要命的是还有些内急。

八十高龄,控制力自然不如年轻人,想忍却忍不住,无可奈何,虞世南决定为老不尊一回。

瞧见御河旁有座假山,旁边还有大片密集的蔷薇花丛,红花绿叶成为极好的屏障,可以掩藏行迹,避免尴尬,虞世南匆匆走了过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