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尺指代什么? > 一百四十七趁年华6(第2页)

一百四十七趁年华6(第2页)

从松阴小院走路到桃源村大约要两刻钟,烟婆婆所住的院子又在村子最西头的山坡上,几乎与海湾为邻,在院门口踮起脚张望,能从树影婆娑间望见蔚蓝的海面。

此程本已够远,朱菀还走得磨磨蹭蹭,一会儿逗弄村口稚童,一会儿招呼浣衣大娘,也不知她什么时候混成了桃源村的一员,俨然一副与谁都相熟的模样。村里人听说她们又是来给烟婆婆送药,唏嘘不已,连连感叹姑娘们菩萨心肠,一位刚打渔回来的阿叔还慷慨赠予了只大海螺,拳头大的螺壳上盘绕着几株玲珑的红珊瑚枝,说是在东海这边,长珊瑚的东西会带来好运。

由此可知,诚如朱菀所言,这位烟婆婆的确是个十足的怪人,怪到何种地步呢?寻常地方为止小儿夜啼,总会搬出些各有特色的妖魔鬼怪或历史名人,然而桃源村遗世独立,垂髫稚童也知道这里外人无法靠近,于是烟婆婆就成了桃源自产的鬼故事,就连村口小孩玩游戏时,扮鬼的都自称烟婆婆。

也不能怪村里人编排,毕竟连村中最年长的老寿星都说不清她的来历,甚至据他回忆,就连他爷爷、他爷爷的爷爷,也都对此一无所知,只知道她名为烟,寿数成谜,所居的大院跟迷宫似的里里外外好几层,屋舍无数间,却只她一个人住,还时不时能变出金银珠宝,与村里人交换米粮,这不是精怪是什么?

村人皆诚惶诚恐,不敢当面打探,只好私下议论,越议论越古怪,越古怪越不敢深究,久而久之,便传成了如今这样。

潇湘对此嗤之以鼻,她跟着云苓来过两回,那就是个寻常老妇,若说有什么不寻常,大概就是脾气不同寻常的差,但谅在她孤身一人,既无亲朋又无好友,还要被村人背后嚼舌根,潇湘觉得换作是她,脾气恐怕也好不到哪去。

终于穿过村子,沿着杂草丛生的荒僻小径爬上山坡,一座足有两人高的院墙在尽头赫然出现,左右皆一眼看不到头,本应十分壮观,却因年久失修,不仅掉了色,许多地方还倾斜坍塌,墙头瓦片豁牙似的参差不齐,檐下四处挂着蛛网,斑驳的墙漆上依稀残留着某种花纹,虫蛀的孔洞好像无数只小眼睛,阴森森地望着来人。

朱菀一靠近这座院子便觉寒毛倒竖,抱紧了胳膊不安地东张西望,瞧见门前两座模样古怪的大石头,顿时一惊一乍地吆喝起来:“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可不是普通的石头,我上回来都还蒙在鼓里,听黄姨她们说了才知道!”

潇湘侧目问:“什么?”

朱菀一个劲地冲她招手:“你过来,凑近点,看见了吗,这是鼻子,这是眼,这是嘴,这、这是镇墓兽啊!”

潇湘嘴角抽了抽:“有鼻子有眼的就是镇墓兽?那我瞧你蹲在这也有几分像镇墓兽。”

朱菀不服气,又伸手指向旁边一块突兀的石砖:“你别不相信,你再看这个呢?这是什么?”

“石头。”

“有天生这么方正的石头?”

“被人凿过的石头。”

“错,如果只有这一块,那是石头,但你再看那边,门那边的镇墓兽旁边,是不是有一块一模一样的石头?”

朱菀煞有介事地竖起根食指,压低声音道:“这个呀,叫做压墓石,通常都是摆在大墓口,防止盗墓贼打开墓门的,现在却摆在这,你还说没问题?”

潇湘无语至极:“所以呢?”

“所以咱们快走吧,那老妖婆肯定不是常人,就算真生了病,也不是咱们能治好的,送药也是白送。”

朱菀又想到什么,蓦地瞪大了眼睛,抓紧她的肩使劲摇晃道:“等等,说不准她就是故意装病,把咱们这样好心的小姑娘骗来煮了吃呢?妖怪都是这么干的!”

潇湘与她默默对视片刻,终于忍不住掩唇笑了:“噗,还煮了吃……哈哈哈哈,你以为妖怪是你吗,最好能切点葱姜蒜,一个红烧、一个清蒸是不是?”

朱菀见她丝毫不信邪,急得直跺脚:“是真的!村里都是这么说的!”

她越着急,潇湘笑得越欢,直把朱菀气成了只嗡嗡叫的红头苍蝇,才好不容易歇了口气:“照你这么说,魏王府无疑也是座墓了,可我瞧你住得挺欢呀?”

朱菀一愣:“魏王府?跟魏王府有什么关系?”

潇湘揉着笑疼的肚子,边做深呼吸边道:“朱二傻,你稍微动脑想一想,石像,石砖,魏王府门前有没有一样的东西?这是看门兽与上马石,笨蛋。”

“上、上马石?”朱菀瞠目结舌,摸不着头脑地左右看了看:“可这哪儿有马?”

“现在没有,又不代表以前没有,看看你脚下,是不是有碎石块?还有先前上山的路旁,是不是到处都有石头?这条路以前多半铺过地砖,好方便马匹往来,只不过时间太久,山上植物又太茂盛,早就荒废了而已。”

朱菀深信不疑的真相突然变成了空谈,被她一戳就破了,难以置信地追问:“那其他那些呢?为什么她能活这么久?为什么这么大一座院子只有她一个人住?还有她变出来的金银,那可是真的,我都见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