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迷途知返,善莫大焉!建威将军若能提早见到诸君,必当欣喜,必当善待诸君,将诸君与麾下将士一视同仁!”
鲁松等人面露喜色,又听周济笑道:
“诸君亦可随将军建功立业,共享富贵,恩荫子孙,延泽后世,乃至留名青史!”
有了周济描绘的光明前途,众人面上无不激动起来,眼神火热地看着此刻全权代表了建威将军的周济。
正当周济有些担心自己是不是代吕布承诺太多了,或者吕布会不会平等对待这些山贼的时候,鲁松已经带着大小头领出了大堂,走到寨中召集所有人马,收拾山中物资。
跟着出了大堂后,本来周济还以为他们会整理半天才下山归顺大军,却没想鲁松这个人很是爽利,竟直接通告全寨,除了粮食、兵甲以及财货之外,其余杂物全部遗弃。
有了鲁松指示,大小头领也都动作迅速,不过半个时辰,便收拾好了一身身家,然后率众来到了山门口集合准备出发。
就在周济欣喜着将要下山之际,鲁松却心间热血还未消退,看着身后破烂的山寨,眼中不舍一闪而逝,随即面上便是一片坚定与决绝之色。
“既已身投光明,何故再留此肮脏龌龊之地!”
鲁松一声令下,寨兵接连竖起火把,然后窜入寨中,渐渐点燃了整个山寨。
等待烈焰完全吞噬了寨中建筑,鲁松转身面朝前方,挥手即道:“下山!”
随后,一千多人排成长队走下了山路。
……
却说吕布军落脚于邵亭之后,因地形狭窄,不得已将大营分扎各处,虽只一万多人,却分立了十余处军寨。
而在众多军寨中央,即是吕布的中军营地,营中人数也是最多,有两千余人。
眼看午时将到,而周济还没回来,李丰却是有些坐不住了,出帐之后即来到了吕布大帐所在。
“将军,周济此时还未回来,不会已经被山贼杀了吧?”
一进入帐中,李丰便忍不住地拱手说了出来。
而吕布却未受影响,他自顾自地喝完了杯中茶水,然后又面色冷静地看着李丰说道:
“子茂且安心,若周济能说服山贼下山,并安全返回,这自然是一件好事;但若山贼恼羞成怒,杀了周济,我军正好师出有名,屯驻于此地,多花些时日灭了此间贼人,再去河东,想必朝廷也能理解本将所为!”
听了吕布所言,李丰心中顿时一松,或许那周济确实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乱世之中死的人不在少数,多他一个也无甚影响。
待呼吸平复下来,李丰想起刚才自己的失态,心间便不由地多了一分羞愧,于是赶紧向着吕布告辞道:“将军,丰先回营了…”
得到吕布点头之后,李丰转身就掀开了帐帘,然后走了出去。
看着重新合上的帘布,吕布摇了摇头,又径自倒了一杯茶水,然后拿起书简看了起来。
直到正午了,吕布眼睛有些疲乏,就欲小憩一会儿,却突地听到了斥候入帐来报:
“启禀将军,周济先生已经下山归来,且他身后还跟着一众前来归顺的贼人!”
吕布面上一喜,起身就欲出帐,却又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停下脚步,冷声对那斥候说道:“既来归顺,今后便是尔等同袍,不可再以贼人称之!如若再犯,必定不饶!”
“是,将军!”斥候惶恐跪地道。
吕布呼了口气,随后便头也不回地出了大帐,而那斥候也佝偻着身子跟了上去。
而与此同时,周济也携鲁松等人抵达了吕布军营寨外围。
看着那长达数里、星罗棋布的营地,鲁松等人不禁心生畏惧,对于周济之言已是彻底信了,甚至猜测军中人数绝对不止一万。
很快,他们就走到了临近路口的第一处军寨。
“尔等众人停下,周济与那鲁松,先行进营拜见将军,其余人等原地等候!”
突地寨中走出一将,身长八尺,面容严肃,目光冷峻,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众人。
而此寨中士卒也个个挺直身躯,持兵肃立,嘴巴紧闭,面无表情,手上脚下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纪律严明可见一斑。
若再配上他们那一身黑亮的甲胄,鲜红的衣袍,锐利的长兵,当真是一支威武王师。
鲁松等人虽被呵斥,但心中却不觉难受,甚至对吕布大军更加敬畏了,毕竟在他们的心目中,理想的王师风范就应该是这样的。
周济也被高顺的姿态吓了一跳,心下不敢疏忽怠慢,于是赶紧拉着鲁松走了上去。
“高校尉见谅,我等两人这就去中军营地拜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