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眉头一皱,思虑片刻后道:“某记得那大家蔡伯喈不是回洛阳了吗?”
听到这个名字,李儒却是一愣,回忆半晌后方才说道:“回岳父,此人如今确在洛阳郊外隐居,且尚无任何官职!”
“好!”董卓拍手一笑,又继续道,“既然没有官职,那便让他蔡邕来我府上担任祭酒,为某书写文章,张扬名声,吸纳人才!”
“是,小婿明白了!”
领了董卓之命,李儒当即就撤了下去。
随后他便去了永乐宫,又与太后何氏僵持许久,最后拿了圣旨出宫。
待至宫外,李儒看了看天色,发现时候已经不早了。
于是他便招来了一个属吏吩咐道:“你去城外大儒蔡邕宅院,将其为主公征召而来!”
“是!”吏士恭敬一应,随即就策马而去。
见此,李儒缓了口气,然后也上了马车,向着城中赶去。
……
正当李儒在抵达袁基府上宣读圣旨之时,吏士却是先行骑马回到了宫外,然后又入宫面见了董卓。
“启禀主公,小人受军师之命前去蔡府,但蔡邕却以疾病推脱,不愿仕任司空府!”
吏士一入苑内,便对着董卓汇报了此行结果。
本来董卓正在吃晚饭,听了吏士之言,,他哪里还有胃口,直接就将筷箸拍到了案上。
“我有灭人三族的权力,蔡邕就算骄傲,也是不过转足之间的事而已!”
“你且再去告诉蔡邕,若今日不进我府上服侍,那便是对朝廷不满,当即时诛族!”
吏士恭敬一应,转身就往宫外走去。
随后翻身上马,疾驰出了洛阳城。
不过一刻钟时间,吏士便停马在了蔡府门前。
二次征召,蔡邕不敢不郑重接待,当即就将这个董卓的使者迎进了主宅。
然后蔡邕又亲自为他满上了一份茶汤,并让女儿蔡琰于屏风之后抚琴。
“老夫病况反复,寿命由天,实在无力侍奉董公,贵使又何必再来!”
对着吏士,蔡邕长叹了一声说道。
一听此言,吏士哪敢再多喝茶水,紧着便起身看向蔡邕怒道:
“好叫蔡公知晓,司空已经发话,若今日之内见不到蔡公人影,蔡氏或有诛族之危!”
“什么!”蔡邕大惊失色,连带着手中的茶杯也跌落在地,淌了一地茶水。
震惊过后,蔡邕无奈叹了口气,看了看吏士,又回头看了看此刻正在抚琴的女儿那里,一时间满口皆是莫名的苦涩滋味。
沉默片刻后,蔡邕轻轻摇了摇头,又起身对着吏士拱手道:
“使者且稍候,邕梳洗一番,便随使者前去司空府上!”
吏士也心下松了口气,抱拳道:“蔡公且去,吾当在此静候!”
蔡邕回礼一敬,然后便走向了内宅。
而这时琴声也跟着停了下来,却是蔡琰见父亲面色不对,也赶紧掩面小步跟了上去。
吏士独自等待良久,再次见到蔡邕时,他已是穿上了一身隆重的长袍深衣。
而后,蔡邕坐上马车,吏士也翻身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