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精英》的“黄金白银”
《岭南精英》的“黄金白银”
作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一本同学会刊物,这本定向直投杂志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打造成学院派专家学者和一线工商业管理人士的交流平台。
这个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准确、客观。
在杂志的创办初期,要做到这点很难,但从长远看,坚持的价值远远大过放弃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岭南精英》里面有“真金白银”,这也就是她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的真金白银,无非是以下两点:
一是这本杂志的智慧支持。也就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知名工商管理学院,这是《岭南精英》一块最值钱的牌子,关键是不能让这块牌子掉色或者有所损。我觉得对于那些正在读或者已经毕业的EMBA和MBA的学员们来说,他们是很珍惜也很自觉维护这块牌子的,所以,《岭南精英》所有的策划、采访、用稿不能砸了这块牌子,否则就是终结这本杂志的真正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要知道那些在商场一线摸爬滚打的老总们是何其聪明?
二是杂志的稿件来源。来自商界一线人士们的商业实战经验和他们的商业智慧,各种工商企事业管理方便的新火花,新观点。
作为一本定向传播媒体,我觉得岭南精英传播的应该是货真价实的有创见的工商管理方法,心得。对于目标读者来讲,这些比真金白银值钱得多。
杂志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公正客观的平台。所谓英雄惜英雄,在当下知识经济时代,真正能让这些拥有高学历的老板们佩服的不是你拥有多少宝马奔驰,而是这个老板的创业智慧,摸索到的真实宝贵值得效仿推崇的商业价值观。这才是真正值钱,也是真正吸引人的。
杂志提供一个公正、准确、不夸大不歪曲的传播平台,这也是她作为一本杂志的基本功能,也是《岭南精英》这本杂志的品牌公信力之来源,如果能成为所有同学心目中的一本合格的《岭南精英》,那么,这本杂志就真正是值钱了,也有了生存的空间。
总之,这本杂志真正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他是学院研究型智慧和工商企业管理实战经验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结合的结晶,是成功的结果,也是成功的基因。
《广东包装》的“包装”
一
作为一本行业媒体,我所理解《广东包装》这本杂志的出版目的,是基于工业与商业两类包装企业之间合作交流的需要,从各种有效实用的角度出发,致力于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介绍有关包装、后勤和销售方面的知识与科学,建立包装企业之间的良性合作关系,为包装从业人员提供有关产品和新技术服务的相关报道和分析,成为会员保持定期联系的有效工具,传播具现代国
际潮流、本民族文明特色与创新精神的先进包装商业文化的优质媒体平台,通过有价值的专业服务为中华民族的包装工业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美国,《广东包装》这一类杂志属于定向出版物范畴。大部分的运作模式也是主办方外包给专业出版公司运作,包括杂志的编辑设计及出版经营。定向出版物最大的特点之一,它是一种营销工具;特点之二,它可以与会员以及它的潜在目标读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这也是现为什么在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刊物不是大众杂志,而是定向出版杂志,兼具实用性和可读性是定向出版杂志这种以杂志形态存在的营销工具在美国繁荣的密码,这也是定向杂志的最大魅力所在。这也就决定了《广东包装》所有的编辑工作应该在这两个方面同时努力,而不是只着重于其中一点。具体点来说,在内容编辑策划上应该以简洁有趣,可读性强的编辑手法给目标读者带来各种实用新资讯和新知识服务。
从这个思路来观照《广东包装》现在的内容编辑,我觉得最大的特点是杂志内容稍显空泛生硬,从里到外给人的感觉太过于“专业”和“严肃”,不具备定向出版物特点,把行业杂志的“人性化”优势给摒弃了,这一优势也恰好是欧美国家大多数企业或团体选择定向杂志作为自己营销推广工具的第一理由。
作为杂志这种纸质出版物,它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和目标读者进行一对一的人性化的甚至于是情感性的交流。这种交流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将一些枯燥乏味的实用科学和技术穿上人性化的鲜活外衣,打扮得更具吸引力,在最快的时间内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不管我们的读者是包装行业中的哪一类从业人员,他们都是具有人文情感的信息接受者,他们更偏好于一种经过编辑人员“包装设计”后的有趣的“好看”的实用信息,而不是一盘不经精心烹调就直接端上来给他们“吃”的各种“材料”,这些材料可能实用是实用,营养也应该一应俱全,可是往往是让读者为了“生命的需要”皱着眉头苦着脸“吃”下去的,因为没有“美味”,所以也谈不上什么阅读上的“享受”。
我觉得在编辑内容的可读性上,《广东包装》不论是做稿还是平面设计,还有很大的可以努力的空间。尽量避免做一些大而空的,不注重杂志基本阅读规律和目标读者阅读感受的文章,特别是那种“歌功颂德”人物专访式的文章,这种稿件大多数时候对定向出版杂志其实是减分的,而且对一本行业媒体的品牌的伤害往往是长期的深层次的,这也是国内行业媒体的通病,往往为了拉到某个老板的一笔广告投入而不顾大多数读者的反感,可以简称之为急功近利症。一本杂志只有做到大多数人的喜欢,建立起一种“内心情感式忠诚”的阅读需要,这本杂志的生命力才能够真正长久,鲜活。
二
和所有的媒体一样,专题策划是杂志每一期的“主打产品”。一个好的专题策划,要具备时效性、实用性、可读性。作为一本定向出版杂志主要栏目下的稿件,《广东包装》杂志每一期的专题策划也应该是实用性、可读性兼顾。也就是说,专题策划也需要“包装”,这样才可以做到在抓住杂志目标读者的眼球之后,把专题策划的所有内容信息“打进”读者的心里,而这正是一名职业编辑的专业能力所要体现的地方。
首先我们要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调查了解和掌握我们的目标读者——包装行业从业人员当下最为关心同时也是最为感到困惑的东西,这也是保证专题的实用性和可读性的最基本功课。每一期的专题策划,都要解决广东包装杂志的最大多数的目标读者当下最关注的一个实际问题,通过专题策划提出本媒体自己的具有解决方案性质的媒体“新主张”,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吸引大多数目标读者的阅读兴趣,建立起自己在业界的媒体品牌影响力。总的来说,就是要从最大多数的目标读者当下真实的急迫的需要出发,只有这样做出的选题,才具有真正的实用性和价值。
接下来我们就要找一个最佳的“角度”,在这个角度下再来进行专题形式的设计及专题内容构成的设计。也就是选题的切入点,一个选题,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但到底怎么做?通过什么具体的角度做才能达到本杂志所需要达到的最佳效果?这往往是体现编辑职业水平的地方。
在选题的题材上,尽可能要大或宽,在角度上,尽可能要具体,要窄或小,做到一滴水折射出“大问题”。包装业竞争的核心灵魂还是包装文化的竞争,所以我认为作为专题策划,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