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清楚自家想要再辉煌起来,难于上青天,于是主动向顾明敬提及此事。
眼下能和顾家结亲,对他荣家来说,实属好事一桩。
顾千帆要迎娶的正是荣显的长女荣安芸,品性端庄,名声很不错。
“般配就好。”赵晗神色平静,从容一笑。
就在这时,噼啪一声脆响后,一束绚烂的烟花骤然划破夜空,炸开层层交织的花火,众人不由得侧目望去。
大周每逢年节燃放烟火炮仗早已成为惯例,一些勋爵人家还会专门花费银钱请烟火伎人到家门口表演。
顾廷烨深吸一口气,胸中诗意翻涌。
沉吟片刻,朗声道:“帝里元宵夜色浓,千门灯火竞芳容,银花匝地连星汉,宝炬凌霄接九重。”
“舞袖翻风迷醉客,笙歌逐浪起游龙,太平乐事谁能负,醉倚雕栏月正中!”
对面的几名文官闻言,当即抚掌赞叹道:“好诗!镇国公真乃文武双全!”
“是啊,是啊,早就听闻镇国公颇有诗才,今日一闻,果不其然!”
“顾二郎才华横溢啊!”
“……”
大周重文轻武风气虽然已经有些改善,但同样品级的武将地位,仍旧无法和文官相提并论。
自打顾廷烨是因口出狂言才导致春闱落榜一事传扬开,不少官员都对他开始逐渐改观。
文能春闱金榜题名,武能上马冲锋,立下赫赫军功,这样的人才,实在少见。
唯一的缺点就是幼时太过顽劣。
“官家,臣首诗作如何?”顾廷烨搁下酒杯,满眼期盼的问道。
赵晗面带笑意,点头道:“不错,气势十足,实属佳作。”
“能得官家称赞,看来臣这些年的作诗水准,倒是还没下滑。”
顾廷烨嘿嘿一笑,心中畅快不已,若是可以,他很想做个儒将。
夜色渐深,月上中天。
已是亥正时分,汴京城内依旧灯火通明,热闹异常。
赵晗在一众内侍的簇拥下,径直前往华兰的仁明殿,正值十五,他理应去陪伴华兰。
官员们互相拱手寒暄几句后,随之退出皇宫,各自坐上马车返回家中。
齐国公府的马车内。
平宁郡主端坐在软垫上,眸光微凝,发髻间已有几根白发出现。
身上那股谁也瞧不上的傲气比起往日减轻不少,她已经很久没有再用鼻孔看人了。
齐国公抬手捋须,依旧一副温润儒雅的模样。
他打量平宁郡主一眼,轻声道:“你这是怎么了?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可是方才席间有谁惹你不痛快了?”
“有大娘娘在,谁敢惹我。”
“我在想,将来是否该把瀚哥儿送进宫里当伴读去。”平宁郡主说话间,眉头微微拧起。
齐家几代都子嗣不昌,瀚哥儿是他们目前唯一的孙子。
如今齐衡有了前程,平宁郡主自然又开始操心起瀚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