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眉毛拧起来,“俺讲得不够清楚吗?你家有什么可以用来抵命的东西,交出来,免死,俺叫你说废话了迈?”
姚宽不信,重申道:“我乃虞舜之后……”
林一一脚就给他踹地上了,再次问:“有啥好东西拿出来就免死,不要再废话了!”
姚宽被踹懵了,磕磕巴巴地说:“我、我祖娥皇,乃上古之女君,主家藏有治国之策十二卷,兵法民生地理天文历法等皆有记载,公主若放我,我必求告主家,为殿下寻来几卷秘宝国策!”
连一直在旁边看热闹的苏赫铎都笑出声了,“公主,他是说他祖宗厉害,但自个肚子里没货哩!”
林一摆摆手,很没文化地恼怒起来:“行了行了,把他拖牢里去吧,放在砍头的那批里,什么玩意儿话都不会编,一会儿是帝舜后人,一会儿是娥皇正统,他一个人怎么俩祖宗世系?”
苏赫铎也弄不懂魏人是怎么算的世系,不过他不放在心上,看着姚宽瘫成死狗一样被拖出去,笑着说:“魏人世族多是伪传的,越扯越离谱,总能搭上几位先贤的。”
总之料理完世族,林一弄了些识字的人来算账,把今年份的粮税回退,事情依旧繁琐,但安逸许多,候城与高显两城略偏远,但城中守军孤立无援,已经有投降的书文传来,平郭及沓城的守军也很好骗,拿出个公主身份来,就立时献城了。
三线皆定,玲珑公主带着苏赫骑兵收复辽东的消息第一次传到了魏土。
魏帝萧宏,收到捷报时正在批阅奏章,喜得一把拍在宝椅扶手上,称赞道:“好!果是吾女,不堕她外祖威风!”
随后速传群臣奏事,商议如何遣使要回辽东,得找个会砍价的!魏帝可压根没想过自家公主收复的地盘会不给他,至多觉得应该给苏赫部一些好处算军费,也许玲珑做下这样的大事,就是为了回归魏土来,得好好安抚。
林一不管他将要叫人来放什么屁,襄平世族多,挨个抄家抄得她手软,连最小的世族都家藏诸多金银古物和大量存粮,导致大车都不够拉的。点算世族家财后,林一主持了分地工作。
自古城池都是靠周遭村落起来的,大量的良田开垦出来,才有粮食供养一座城池。襄平周遭的村落非常多,往往一个村里说话分量最重的乡贤,是和城中世族一个姓的,占地最多的地主,大部分是世族家里不成器的庶支分脉,这些人在族中地位低下,但到了村里庄户人家,那可是足下不染尘的贵人。
每年他们将粮交到城中世族这里,世族再往主家缴税,有的大世族甚至要经过三五层向上供养。像王澈从前那样,他整个人是不接地气的,认为供养是天经地义的,直到家族落难,才发现人吃不上饭,是会饿死的,多新鲜哪。
这些地主一般自己也不下地,而是雇人种,叫做佃户,佃户一年到头忙活地里的事,农闲时给主家做工,妻子做婆子,女儿做丫鬟。要是有缘生个周正的孩子,那基本和你没关系了,许你养到五六岁不那么容易哭闹了,就会被主家收走调养,命好的做个书童或通房,命不好的大了些再嫁给佃户或去做佃户。命更不好的就别提了,地主家里可听不得惨事。
林一才不管什么地契田契,也不管什么佃户地主,她就要把地分到种田的人手里,你能种多少地,只要够分就给你,然后来年你得给鸟大王出点军费。按照辽东的田地来算,算作一成粮,足够鸟大王带着部落吃得饱饱。
分田地的事显而易见受到了激烈抵抗,克烈人来了都没这样!难道不应该是交了税就行吗?哪有夺了富户家财分给穷鬼佃户的!就不怕天下世族群起而攻之吗?皇帝也不敢如此啊!
抵抗无用,林一都准备派兵了,还管你这个那个的,城里世族杀了一批后,又在农户来领粮食时不许地主家里领,要让佃户来拿。期间即兴演讲多次,主题就一个:谁种地,谁的粮,鸟大王,帮你忙,盼你明年出点粮。
别讲佃户了,就是有田的农户都心动啊!这年头人都不懒,只嫌地不够种,如徐三那样的成年男子,他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仅有十二亩田,一年到头饿得肚里发慌,恨不得怒种二十亩地!
分田的这些天,辽东一带大部分的地主家里吃饭都得上地窖躲着人,睡觉都不安稳,总觉得榻上暖床的小丫鬟手里的剪子有点尖。
(AdProvider=window。AdProvider||[])。push({"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