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镇上大工
“可咱不认识镇上的‘大工’啊……”
李兰香六神无主,她只知道屯子里的钱大爷他们。
“现在不就认识了?”
徐军笑了。
他把那沓崭新的“大团结”重新用报纸包好,塞进李兰香的内兜,又把那张“收购证明”给她揣好。
他拉着还在发懵的李兰香,重新走回了那家“百草堂”老药铺。
药铺里,那股子浓郁的药香依旧。
老药工(老白)正端着个大茶缸子,美滋滋地喝着茶。
他刚做成了一笔“大买卖”(收了鹿茸),心情好得很,连带着看谁都顺眼。
“小伙子?咋又回来了?”
他一见是徐军,主动站了起来,“是钱不对,还是‘证明’不好使?”
“都不是。”
徐军笑了笑,客气地递上了一根“大前门”,他刚在供销社买的散烟。
老白一愣,接了过来,挂在耳朵上。
“老师傅,您是这镇上的‘老人’,人头熟。”
徐军开门见山,“我也不瞒您,我打猎挣了两个钱,又托关系弄到了机械厂的‘房票’,他晃了晃那张领料单,想在屯子里盖三间青砖大瓦房。”
“啥?!盖……盖砖房?!”
老白手里的茶缸子一晃,旁边的伙计也都瞪大了眼。
“可屯里管事儿的不地道,卡着‘大工’不让来。”
徐军一脸“苦恼”地说道,“我这空有钱和票,眼瞅着要‘上大冻’了,这……您说我急不急?”
老白眯起了眼。他活了一辈子,哪能听不出徐军的弦外之音。
“所以,你小子是想让我给你‘保媒拉纤’,介绍镇上的‘大工’?”
“您老明鉴!”
徐军恭敬地抱了抱拳,“我也不白让您老操心。等我那房‘上梁’那天,我再打一头‘好货’,给您老送一桌‘鹿肉席’下酒!”
“鹿肉席……”
老白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能打“六杈茸”,气血沉稳,心思缜密,现在还懂“人情世故”,知道用“利益”捆绑。
这小子……是条“龙”!是困不住的!
“行。”
老白不再犹豫,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百草堂”的药方纸,用毛笔蘸着墨,在背面写下了两个名字和一个地址。
“你出了门,往东走,过两条街,有个‘鲁班巷’。镇上最好的木匠,姓‘鲁’,叫鲁老头。最好的瓦匠,姓‘石’,叫石大夯。”
“你就说,是‘百草堂’的老白,介绍你去找他们‘抓药’的。他们……懂。”
老白把纸条递给徐军:“不过,这俩人,手艺好,脾气也臭,工钱……可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