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保罗说,以诺,因着信被造物主接去,不至于见死。
人也找不着他,因为造物主已经把他接去了。
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造物主喜悦他的明证。
根据百里良骝的理解,这段文字说的是以诺在他没有被造物主接走之先,他就知道了他不会死。
这个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这是他目睹了人类的第一个正常死亡以后,正在惊慌失措的时候,得到一个极大的安慰。
那个他目睹的死亡,就是亚丹。
第一个人类成员,就那样死了。
虽然亚丹活了930岁,还是尘归尘土归土,不管他有多大的本事,也不管他有多么重要。
依然凄惨地死了,再也爬不起来了。
他也知道,亚丹的死,就是因为他违背了造物主的禁令,吃了禁果,受到了死亡的咒诅。
其他人,难道比亚丹还厉害?
如果没有例外,自然也是跟亚丹一样,尘归尘,土归土,同样死的屈辱。
还有一处,就是在犹大书里面,说的是一个预言。
亚丹的七世孙以诺,曾预言这些人说,看哪,造物主带着他的千万圣者降临。
他们来干什么呢?
就是要在众人身上行审判,证实那那些人的罪恶。
这些罪恶包括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
还要证实不敬虔之罪人所说顶撞造物主的刚愎话。
这个预言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告诉世人那些和以诺不同的人的结局。
他们的结局和以诺形成鲜明的对照。
以诺是以神同行的义人,最后的结局就是与神同在。
那就是在神居住的地方,就是天国。
而最后依然顶撞造物主说刚愎话的悖逆之人,则被定罪,受到惩罚。
他们的归途,就是地狱。
以诺的经历,实际上造物主救赎的一个缩影。
包括三个内容。
亚丹和所有世人犯罪,受到死亡的诅咒。
以诺得到造物主的拯救,与造物主同行,免除死亡的惩罚,与神永远同在,得到永生。
继续犯罪,造物主再来的时候,会审判他们,给他们死亡的惩罚。
经典作者的意思明明白白,也启示得很清楚,但是并非所有人能清楚地抓住要领。
当然,也有人即使明白了,也采取拒绝的态度,一直不接受。
不过,归根到底,他们还是不明白。
百里良骝相信,凡是在遵行上出的问题,都根源于理解上的问题。
百里良骝自信自己是抓住了经典关于以诺记载的要旨,但是,听以诺的话,似乎还不够?
以诺显然是说,你百里良骝的理解不过是表面的东西,离真正的以诺,还差得甚远。
百里良骝就有点不服气了,说道“那你说说你是什么人?和我们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