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才那番话,也仅仅是给李国伟提个醒,点到即止即可。
说太多反而显得刻意,毕竟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年纪,对金融圈内幕了解太深反而引人怀疑。
“李经理见笑了,“陈秉文举杯轻笑,“我只是个做实业的新人,对金融操作一知半解。
方才那些话,也就是最近读书时的一些粗浅心得,让您见笑了。“
说着,他将话题转回实业:“说到底,还是脚踏实地做产品最稳妥。
就像我们陈记的糖水,真材实料,童叟无欺。“
李国伟是何等精明的人物,立即听出他不想继续深谈的意味,便顺着话题接道:“对了,陈生,你说起糖水我倒想起一件事。”
他压低声音,非常真诚的说道,“内地现在要搞经济建设,新出台了个三来一补政策,允许外商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形式合作。
你们陈记的糖水,椰浆、红豆这些原料多半都是从内地运来的。
要是能在宝安那边设个加工厂,原料就地加工成半成品或者直接生产成瓶装糖水,再运来港岛,运输成本和人工能省下一大截。”
听到李国伟的建议,陈秉文心中一喜。
今天来参加华润的酒会,他也想借机问问李国伟,“三来一补“政策的具体细节。
前世正是这个时期,鹏城特区开始筹建,无数港商借着“三来一补“的政策东风,在内地开设了第一批外资工厂。
利用内地近乎无限且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产业的跨越式扩张。
此刻由李国伟主动提起,正中他的下怀。
如果能利用“三来一补”政策第一批去内地建厂,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
还能借着这个机会,在未来政策松动的时候,将陈记的产品第一批打入内地市场。
陈秉文强压下内心的激动,用既惊喜又担忧的语气说道:“李经理,你这个提议很有见地。
不过在内地设厂,地皮、人工、政策这些。”
“这个你放心。”李国伟笑着拍拍他的肩,“华润可以帮着牵线搭桥。
我们在宝安县有关系,找地建厂都能帮着协调。
你要是真有这个意思,下周我可以安排人去实地考察。”
紧接着,李国伟再次补充道:“今天这个酒会的目的,一是为了春季广交会预热。
另外一个,就是向大家宣传三来一补政策。”
陈秉文听了李国伟的话,顿时心中了然。
原来华润举办这场酒会,不仅是为了联络感情,更是要扮演政策宣讲者和桥梁的角色,为即将到来的改革开放和“三来一补”政策铺路。
他笑着说道:“原来如此。
不瞒李经理,我对内地这个新政策确实很感兴趣。
不瞒你说,原料运输和成本确实是我们的一大痛点,如果真能在宝安设厂,那简直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华润愿意牵这个线,对我们陈记是天大的好事!”
李国伟见陈秉文的反应,笑容更真诚了:“陈生果然是做实事的人,那咱们就说定了,下周去宝安实地考察!”
“一言为定!”陈秉文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