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昨夜得知消息,心急如焚,单骑追赶,就是要在那逆子酿成大祸之前将他擒回,以正军法!
以明心迹!
可结果呢?!
结果本王尚未到京,就听闻逆子已被拿下!
紧接着,便是你这所谓的密旨!”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相信了几分。。。。。。
“好快的动作!好狠的算计!
先是构陷我儿,再是假传密旨,夺我兵权!
李贲,你告诉本王,这难道不是那炎京城里,有人忌惮本王兵权,欲除之而后快,行那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举吗?!
你口口声声忠于大炎,如今奸佞当道,构陷忠良,你就是这般忠于大炎的吗?!”
这番话极具煽动性,直接将宁川事件定性为朝廷对功高震主者的清洗开端。
许多本就对朝廷有些微词,更是敬仰镇南王的将士们,眼神顿时变了。。。。。。。
李贲被这番连珠炮似的质问打得心头剧震,明白朝廷猜忌这四个字对边军将士意味着什么。。。。。
他听着那合情合理的解释,一时间,信念竟也有些动摇。。。。
难道。。。。。难道太子和朝廷,真的。。。。。。?
不!不对!
李贲瞬间清醒了几分。
“王爷!末将。。。。。。末将自然是信您的!
末将这条命是王爷从尸山血海里捡回来的,此生此世,只认王爷您这面帅旗!”
他话锋一转:“但是王爷!
正因如此,末将更不能开这个城门!”
“如今东陵大军虎视眈眈,颜无双用兵诡诈!
此刻开门,风险太大!
王爷,您常教导我们,为将者,当以大局为重,当稳如泰山!
末将今日若开了这门,万一。。。。。万一有失,我等死不足惜,可兴龙关若破,大炎门户洞开,亿万黎民将陷于水火!
末将跟王爷便是千古罪人!”
他单膝跪地,头颅低下:“王爷!
若朝廷真有猜忌,末将愿与王爷一同上书,以死明志!
若王爷欲清君侧,末将愿为前锋,万死不辞!
但这城门。。。。。请恕末将,万万不能开!
一切,待击退东陵,大局稳定之后,末将任凭王爷处置!”
李贲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既表达了对宁宇个人的绝对忠诚,又坚守了作为守关大将的职责底线,可谓情理兼备,一时间让许多原本倾向王爷的士兵又陷入了沉思。
知画心中暗叫不妙,这李贲果然是个难缠的角色。。。。。
再纠缠下去,等真正的宁宇脱困或者更多变故发生,一切就都完了。。。。。
必须行险一搏!
“好!好一个忠于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