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厨堂大娘缺灵米,帮磨米获一刀助
药堂外,天光已现鱼肚白。
苏纤纤一夜未眠,先是智斗赵虎,再是巧助老李头,精神虽因接连的成功而亢奋,身体却诚实地发出了抗议。从昨天到现在,她只吃了孙伯给的那半块灵饼,此刻腹中空空,每走一步都觉得脚下发软。
就在这时,一阵风过,带来了一股无法抗拒的香气。
那不是药草的清苦,也不是花木的芬芳,而是一种纯粹的、能勾起人最原始食欲的米粥香。香气中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灵气,像一只温柔的手,钻进她的鼻孔,抚过她干涸的喉咙,最后在她空空如也的胃里,点起了一把火。
肚子不合时宜地“咕噜”一声,声音在清晨寂静的小路上格外响亮。
苏纤纤循着香味的源头望去。不远处,一座青瓦房顶上正冒着袅袅的白烟,那里是外门弟子的厨堂。
一个念头在她脑中闪过。
厨堂……负责厨堂的刘大娘,也是她计划中的目标之一。刘大娘为人爽利,嗓门大,心肠却不坏。平日里,杂役弟子们去领饭食,只要嘴甜些,她总会多给一勺。
只是,该用什么理由去求她助力呢?
苏纤纤一边朝着厨堂走,一边飞快地盘算着。直接上门去求,未免太过突兀。她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她自然而然地介入,并提供帮助的契机。
她还没想出个所以然,人已经走到了厨堂门口。
厨堂内热火朝天,与外面的清冷截然不同。巨大的灶台下,火焰烧得正旺,几口大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白色的蒸汽弥漫了半个屋子,将一切都笼罩得朦朦胧胧。几个负责烧火、洗菜的杂役弟子忙得脚不沾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水流声、还有人的呼喝声,交织成一首忙碌的晨间交响曲。
“都利索点!再过半个时辰,那些修炼的祖宗们就要来吃饭了!”一道洪亮的女声穿透了所有嘈杂,中气十足。
苏纤纤一眼就看到了声音的主人。一个身形微胖、腰间围着厚布围裙的中年妇人,正一手叉腰,一手挥舞着大铁勺,指挥着全场。她额上渗着细密的汗珠,脸上被灶火熏得红扑扑的,正是厨堂的管事,刘大娘。
刘大娘似乎遇到了什么麻烦,眉头紧锁,在灶台和角落的一座石磨之间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这该死的张三,昨天就让他把今天的灵米磨好,人跑哪去了!这锅粥马上就要见底了,下一锅的米还没影呢!”
苏纤纤的眼睛亮了。
契机,这不就来了吗?
她看到角落那座半人高的石磨旁,堆着一小袋还没开封的灵米,而磨盘上空空如也。显然,负责磨米的人不知何故缺席了。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腹中的饥饿感,脸上换上一副乖巧的笑容,迈步走了进去。
“刘大娘,早上好。”
刘大娘正心烦意乱,听到声音,回头一看,见是个面生的杂役丫头,便不耐烦地摆摆手:“领饭的去那边排队,还没好呢,急什么!”
“大娘,我不是来领饭的。”苏纤纤连忙解释,她指了指角落的石磨,“我……我看您这儿好像忙不过来,那磨盘还空着,是缺人磨米吗?我有点力气,可以帮忙。”
刘大娘闻言一愣,这才正眼打量起苏纤纤。眼前这丫头片子,身形单薄,脸色也有些苍白,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力气的样子。
“你?”她怀疑地上下扫了她两眼,“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灵米,磨起来费劲得很,一袋十斤,你这小身板,推得动石磨吗?别帮倒忙就不错了。”
“大娘,您让我试试吧。”苏纤纤没有退缩,眼神里满是诚恳,“我以前在家里,也经常帮着推磨的。您放心,我肯定用心磨,保证磨得又细又匀。”
刘大娘看着她执着的眼神,又看了看那袋急等着下锅的灵米,心中的烦躁和怀疑交战了片刻。眼下确实找不到其他人手,让这丫头试试,总比干等着强。
“行吧。”她终于松了口,用铁勺指了指石磨,“那你去吧。先把那袋米倒进去,手脚麻利点!要是磨不好,我可要扣你今天的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