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万夫不当的当 > 第163部分(第3页)

第163部分(第3页)

这显然是一句为二人鸣不平的话。从此可以证明,徐庶哪怕是石广元。都得到了诸葛亮的刮目相看。

石广元擅长内政,徐庶擅长鬼谷,此二人哪怕是诸葛大神都不敢小看的人物,但一切都是另说,因为他们二人已经正式归顺到了曹信的帐前。

须臾之间便得到两名智囊,这是何其幸运的。

“禀君侯,如今开办学府之事,虽君侯予以了承诺,但若是真正实施,其中关系重大……”等众人纷纷落座,大厅中徐庶格外冷静的道:“君侯提携寒门之事,庶本是感激不尽,但如今天下,多士人靠察举委身仕途,若是开办学府便于察举有所冲突了。”

听徐庶此话,庞统等人也纷纷同意的点着头,的确,虽然徐庶游离在外多年,但这些关乎到天下厉害之事,还是看的很尖锐的。

其实曹信并没有说大话,如果再后世二十一世纪,开一间学校很容易,只要有钱,往上面疏通疏通,就可以,但是呢?

这是汉代末年,开学府只有帝都才配得起,而且还有皇帝允许在层层审核,故此帝都也只有一个学府,也叫做太学,一般都只有权贵士人才能入学,你如果在一个地方开一间小小的私塾那是可以,但曹信说的是学府,往小了说这是一个开辟人才资源的问题,往大了说呢?那就是改革的历史正题了,此间绝对不容许有任何的玩笑。

曹信的想法很简单,他太缺少人才了,这个时代虽然人才辈出,是中华历史上人才最多最赋有传奇色彩的时代,没有之一,但这也是最缺人才的时代,开办学府,可以为曹营的未来做打算,这在曹信看来是好事,在曹操看来也是好事。

想罢,曹信琢磨道:“办学府,可以收大批学子入学,从小可以培养文治武功,如鬼谷、带兵、射箭、马术等等,还能学经学古籍,奇技淫巧也无妨,等到十年之后,这批学子,定会是我军未来核心人才,此事关乎到我军人才储备,不得放弃呀。”

没错,就像曹信说的,一个军队,一个国家,需要后备力量的支持,就像历史上的蜀国一样,国库空虚是其次,人才凋零也算是一个衰败的原因之一,最终也只能落得,‘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笑谈。

一个曾经拥有关张赵马黄的国家,到最后竟然人才凋零到,整个国内上下,一个不怎么入流的廖化倒成了大将人选,这岂不是一种悲哀?。

所以曹信,绝不会步前者的后尘,再说了,在汉代这人均文盲率高大百分之九十九的国家,必须予以改革才是。

“古察举制乃武帝始,以官禄世袭为准,所世袭者如今多为士族门阀之权柄,若是废除察举制,则士族倚重之权利荡然无存,若是将士族之权转移到百姓自己之手,则开办学府才会名正言顺,学府利益也成了天下之根本。”徐庶此时分析起来。

“那……若是如此这般,士族可不会答应啊……这犹如在士族的脸上捅刀子,关系太重大了……”

此时,还没等曹信说话,石韬当先反对起来。

的确,正如对方所说,开学府就牵扯到了改革,改革这种东西可大可小,而且直逼士族势力的要害,而且这是天下士族的要害,在这方面,就算曹信也不得不予以正视。

“要做!就要做得彻底……”

半晌,曹信忽而冷眼一眯,突然眼含深意的道:

“即刻传令八十二营将士!今夜准备……清!君!侧!”(未完待续)

第三卷 曹信用兵 第301章 清君侧(一)

是夜,许昌,丞相府。

“报——!!”

夜半议政厅,幽暗的灯光飘洒着火星,此时曹营的文武纷纷依次落座。

“禀丞相,淮南侯趁夜调动外城八十二营将士,率军已攻入皇城,扬言要清君侧!!”

“清!!清君侧!?!”

就当前者小校,连忙禀报的同时,整个议政厅内顺势哗然,曹操依靠在主位上,如今脸色沉冷,却是丝毫没有被这消息所震惊。

只是一些文武,就有些猝不及防了。

“这……这君侯如此胆大包天!!清君侧自武帝巫蛊之乱后,臣子从未有敢,难道淮南侯想行政变之事乎!”

“丞相,淮南侯再怎么说也是丞相的从属,还请赶紧下令,阻止淮南侯……”

“丞相,还请下令,阻止淮南侯……”

司马懿,此时就坐在文席第四席,却是仅在郭嘉、荀彧、荀攸之下,倒是当即听到众人的纷纷震惊劝阻,司马懿竟还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