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燕宫 > 第四十六章 蛛丝马迹 雷霆反击(第1页)

第四十六章 蛛丝马迹 雷霆反击(第1页)

杂役房的夜,漫长而冰冷。沈青澜蜷缩在土炕一角,耳畔是窗外呼啸的寒风与看守内侍偶尔的低语。她没有丝毫睡意,大脑在黑暗中异常清晰,反复推敲着白日里每一个细节。

香囊是苏绣,赝品香料需专门调制。这绝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谁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东西放入她枕下?织造处人多眼杂,但能接近她床铺的,无非是同屋的几名宫女,以及……负责洒扫庭院的粗使宫人。

她细细回想近日同屋宫女的神色言行,似乎并无太大异常。那么,重点便落在那些可以随意进出各屋,却最不引人注意的粗使下人身上。她记得,前两日确实有个面生的小内侍,借口清理蛛网,在她们屋内逗留了片刻。当时未曾在意,如今想来,嫌疑最大。

必须将这条线索传出去!

她悄悄挪到那扇唯一的小窗下。窗户被木条从外钉死,只留缝隙透气。她摸索着,从发间取下一根最普通的乌木簪——这是她仅有的、未被搜走的硬物。她用簪尖,极其小心地在窗棂内侧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刻下了一个小小的、扭曲的符号。这符号看似木材天然的纹路,实则是她与萧景玄初次在宫中“偶遇”时,他随手画在尘埃里,曾玩笑说可作为暗记的图形。她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也不知道这微弱的讯息能否被他的眼线捕捉,但这是她目前唯一能做的尝试。

做完这一切,她将簪子重新藏好,靠墙坐下,保存体力,等待黎明的审判,或者……转机。

靖王府·夜不能寐

靖王府的书房,灯火彻夜未熄。

萧景玄负手立于巨大的舆图前,目光却并未聚焦其上。顾昀肃立一旁,汇报着最新的进展。

“殿下,查到了!那香囊的苏绣手法,出自城南‘锦绣坊’一位姓林的绣娘之手。此绣娘技艺精湛,但性子孤傲,接活不多,且每件作品都有独特标记。属下已派人暗中取得那香囊的图样,正连夜前往核实。”

“很好!”萧景玄眼中寒光一闪,“香料呢?”

“赝品龙涎香的调制需要几种特殊原料,京城内能凑齐并能模仿到以假乱真程度的铺子不多。我们排查了所有可能的地下香料作坊,初步锁定城西‘百香阁’的调香师傅有重大嫌疑。此人嗜赌,近期曾欠下巨额赌债,但三日前突然还清,来源不明。”

“赌债……来源不明……”萧景玄冷笑,“顺着这条线,给本王挖!挖出是谁给他的钱!还有,那个可能栽赃的小内侍,宫内查到线索了吗?”

“宫内暗线正在秘密排查所有近期行为异常的低等内侍,尤其是与司礼监、长春宫(德妃)、东宫有过来往的。但目前尚无明确目标。”

萧景玄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焦躁。他知道调查需要时间,但青澜在宫内多待一刻,便多一分危险。

“加快速度!另外,让我们的人,明日早朝,将弹劾刘保的折子递上去!罪名不必坐实,先搅浑水,让他们自顾不暇!”他要用前朝的攻势,来缓解后宫的危局。

“是!”顾昀领命,迟疑片刻又道,“殿下,还有一事……我们监视墨韵斋的人发现,今日午后,崔琰府上的那名幕僚又去了一次墨韵斋,似乎……与孙老头发生了争执,不欢而散。”

“争执?”萧景玄挑眉,“看来崔琰与‘墨先生’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继续监视,或许……这是我们接触‘墨先生’的一个机会。”

宫廷暗夜·青鸟再临

子时刚过,万籁俱寂。杂役房外的看守似乎也抵不住困意,呵欠声渐止。

沈青澜忽然听到窗棂传来极其细微的“笃笃”两声,仿佛夜鸟啄击。她心中一凛,屏住呼吸。

窗外,一个压得极低的女声响起,依旧是昨夜那个陌生的声音:“青鸟。”

沈青澜立刻凑近窗缝,低声道:“仙踪何处?”

“娘娘让问:可有线索?”

沈青澜心中一定,迅速将关于粗使小内侍和苏绣香囊的推测,用最简练的语言说出:“疑是生面孔粗使内侍,前日借口清扫入室。香囊乃宫外苏绣,赝品需特制。”

窗外沉默一瞬,随即道:“知晓。安心等待。”

话音落下,窗外再无声息。

沈青澜靠着墙壁,缓缓舒了一口气。贤妃娘娘的能量,似乎比她想象的还要大。这条线,果然通了。

翌日清晨·朝堂风波

金銮殿上,永和帝面色沉郁地听着朝臣奏报。近日边关不稳,国库吃紧,诸事烦心。

就在这时,都察院一名御史出列,朗声道:“陛下,臣弹劾司礼监掌印太监刘保,纵容下属,滥用职权,诬陷宫人,扰乱宫闱!昨日其干儿子李德海,仅凭一来历不明之赝品香囊,便欲将织造处一名无辜宫女打入慎刑司,若非景阳宫容姑姑及时指出疑点,险些酿成冤案!司礼监如此行事,岂非视宫规法度为无物?请陛下明察!”

此奏本一出,满殿皆惊!弹劾内宦,尤其是刘保这等皇帝近侍,需要极大的勇气。不少寒门官员暗自叫好,他们早对刘保及其党羽不满。而以太原王氏为首的世家官员则眼观鼻鼻观心,保持沉默,乐得看戏。清河崔氏的官员更是面无表情,仿佛事不关己。

龙椅上,永和帝的眉头深深皱起。他看向跪伏在地的刘保,声音听不出喜怒:“刘保,可有此事?”

刘保心中叫苦不迭,他确实授意李德海借搜查之名行些方便,却没想到事情没办成,反而被都察院抓住了把柄。他连忙磕头:“陛下明鉴!奴才……奴才只是听闻贡品遗失,心中焦急,督促下面人严查,绝无纵容诬陷之意啊!李德海办事不力,奴才定当严惩!”他毫不犹豫地将干儿子推了出去顶罪。

永和帝冷哼一声,他岂会不知这些奴才之间的勾当?但司礼监是他平衡朝局、掌控宫廷的爪牙,不能轻易动摇。

“既如此,李德海革去随堂太监之职,杖责三十,贬入浣衣局。刘保御下不严,罚俸半年。至于那名宫女……”永和帝顿了顿,“既无确凿证据,便开释了吧。日后查案,需得人赃并获,证据确凿,不可再如此鲁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