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圣乾电线质量怎么样 > 第55部分(第2页)

第55部分(第2页)

秋览荇是皇帝父族一边的表亲,也就是说皇帝身上也有一部分东宁巫族的血统,因而才跟她们有如此密切的联系,互为依托。

东宁巫族本姓秋,是如同南疆毒王一样世代霸居东宁的豪酋,数百年前与东宁都护府某一任男性藩王结为姻亲,从此开辟了东宁巫族的霸权地位,两方联姻后东宁都护府的势力便开始逐渐扩大,而秋氏巫族也逐渐称霸整个东北之地,所谓强强结合便是如此。

因为母系氏族世代传承,从此东宁都护府的传人都改了姓,而姚氏藩王则渐渐淡出。

而随着东宁都护府的崛起,其与乾京皇室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历代都有秋氏入宫,每每凭借其身后的势力与一手精绝的巫蛊之术在皇宫中掀起一片腥风血雨,向来风光无二。

皇帝的父亲便是这样一个人,当年正是他力挽狂澜,将独享皇恩的皇太女景晨从储帝宝座上拉了下来,将自己势弱的女儿扶上位,并以蛊毒之术将正值盛年的元帝送进了阎罗殿。

景晨曾说她要与东宁巫族算一笔总账,确不是虚言,双方可说是积怨已久。

览荇身上寄托着东宁巫族的野心,如今他如愿成了帝君,东宁巫族这才表示结束观望,将二十万兵马投入江北战场,皇帝仍不放心,要求览荇返回江北督战,并以他的蛊毒之术控制全局,览荇冷笑着应允,他的确是史上最特殊的帝君,从来没有哪个皇帝这样做过,毫不怜惜地令新婚的帝君亲征。

而江北战场,也确实到打到白热化的地步了。商穆当初渡江探营,曾对留凤王姚清夏与姚四郎说过“拿下燕中”,正是这句话害苦了燕中大都护,敏王姚雁君。

景晨这几个儿子,虽性格迥异,各领风骚,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便是极听父母的话,父亲既有过那样的指示,尤其是他们与贺吉将军的十五万兵马会合成三十万大军,同时姚三郎姚江漫这个狐一样狡滑的男孩与兄弟会合后,敏王姚雁君便未曾安眠过一日。

两军一路从燕中都护府打到里海都护府境内,经历大小战役十数次,姚雁君损兵折将无数,而昆蒙军却愈战愈勇,只因萧珏在南地起事声势浩大、民心所向,后又得知景王也在南地,这给了她们无上的信心,姚清夏甚至觉得他们就算不过江,就在江北与这几大都护府相互僵持着不放他们南下驰援皇帝,父母照样能把皇帝拉下马来,只不过到底还是想要在父母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不渡江似乎总觉得有所缺失,这才且战且往里海境内靠拢,一心想要夺下秀水城,这与景王的想法其实不谋而合。

不知不觉,时节已滑至年末,一江之隔的军事要塞泾阳城换防,来了三个商姓将军,而紧接着东宁都护府出了个帝君的事终于也传遍了江北敌我双方的阵营,这两件事对于姚清夏这个年轻的统帅而言,均非儿戏能够一笑而过。

他当然知道那三位商将军是自己什么人,他必须要尽快与她们取得联系,而东宁都护府的事则给了他很重的危机感,因为到目前为止,昆蒙军一直处于上风,兵强马悍士气高昴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在兵力上占据了一定优势,而东宁都护府至今还一直在旁虎视眈眈,按兵不动,她们有多少兵马?倾尽都一方之力,至少也有二十万,而姚清夏目前的敌人便有近三十万,姚清夏自认为就算加起大哥手里的十万暗兵,他也不愿去硬扛敌方合军后五十万兵马的打击,无谓的折损从来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延自母亲的教导,任何时候,他都以保存兵力为要任,务求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价值。

既然如此,他就必然要加快速度,将眼前的大尾巴摆脱掉,夺下秀水,先渡江与外祖会合,如果运气好的话,与母亲取得联系,壮大己方势力择机再来与她们来一场绝杀。

☆、第88章 兄弟谋

88

乾景二十三年冬月

长江沿岸,白雪皑皑,天地肃然。

留凤王姚清夏率军与北靖王姚凯春、敏王姚雁君、惠王姚鸿兮三王的合军相持在里海境内的茂兰城,此地离秀水城只相隔百里,双方激战已数日。

年关将至,严寒之下的环境本已不适合连续作战,于是双方终于心照不宣地休戈,等待天气好转起来,然而这样暂时的休战如同黎明破晓之前那一刻静谧的黑暗,沉默中蛰伏着的是不安,是不定,是隐而未发的狮之怒吼。

至少对于昆蒙军而言,在她们眼里根本没有“停战过年”一说,所谓“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眠”,更何况她们是异乡作战,无论何时,这些将士都未曾放松过一丝戒备。

这是休战第四天,漫天如絮的白雪依旧飘飘洒洒,因为连着下了几日忽大忽小的雪,天地间如银妆素裹一般,原本光秃秃黑压压的树枝被雪沉甸甸地压弯了腰,有些低洼的地方积雪已经能够没膝,寒风呼啸,一队约三十余人的轻骑从雪地里纵马驰骋而来,为首的那人一身玄袍外披墨绿鹤氅,高鼻深目,面容精致神情清冷,正是景王第四子,姚泾天。

紧随其后落他一个马身的另一个沉静少年却是当日的瘦猴杨浩,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生死磨练,凭着那一股悍不畏死的韧劲与举一反三的聪颖,屡立战功,如今已是奇袭营中的佼佼者,刚刚晋升为陪戎校尉,少年早已是姚四郎不可或缺的肱股臂膀,而他的姐姐杨大则直接效力于姚清夏麾下,如今也已是昆蒙军中赫赫有名的游击将军。

能在昆蒙军中占得一席之地本属不易,想要脱颖而出更是难上加难,而杨大姐弟俩在其中不说平步青云也能算是异军突起了,不过这一切却绝非老天眷顾,那都是战场上真刀实枪拿命博下的功名。昆蒙军中向来如此,凡事以实力说话,奖惩分明,只要能力足够,士卒不难出头,成败皆看己身。

姚四郎纵马归营,远远见到自己帐前伫立的一道修长身影,紧抿的唇角不由放松了两分,那人虽姿态随意,却有如雪地里一株傲松一般,自有一番浑然天成的风骨。他翻身下马,拽着马鞭将脚下的积雪踩得哗哗作响大步向那人走去,瘦猴呼着热气探身将他那匹不带一丝杂色的墨骓马缰扯在手上,轻轻将它带了下去,他的骑术与半年之前早已是天壤之别,姿势极为精练。

“三哥!”走到那人面前,姚四郎停下脚步,马鞭往自己的营帐指了指,“有事?怎么不在帐内相候?”声音比他的神情更为冷清,少年尚有些稚哑的嗓音干脆利落,掷地有声。

姚江漫的父亲药葛氏与姚四郎之父仆固氏同出自漠北九族,与姚四郎的高鼻深目不同,姚江漫的模样更偏向景晨,唯独一双湛蓝如湖的明眸像极了药葛氏,几兄弟里面也属他最爱笑,最随和,却是个笑里藏刀的主,从小鬼点子最多。

姚江漫略歪着头打量着弟弟,未言片字,唇角却越勾越深,眉眼弯弯,看得姚四郎眼神一动,双肩不由自主地紧了起来,果然下一刻,姚江漫已经如大鹏展翅一般扑将上来,姚四郎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却不甘就范,左肩一矮,旋身避开他当肩一拍,哥俩瞬间过起了招,行动之间呵出一团团白气。

姚江漫毕竟长姚四郎两岁,身量上要高出一截,身形也比他更加壮硕,加上两兄弟过招并不往死里招呼,不同于姚江漫招式上虚虚实实的变幻无穷,姚四郎战场上锤练出来的尽是致命的狠绝招数,却不宜施在自己人身上,因而姚四郎打得分外憋屈,很快姚江漫便借机环住了他的脖子,按住兀自挣扎的姚四郎,语带笑意:“好了,好了,小将军不必懊恼,三哥就是喜欢跟你玩!走吧,去二哥帐中议事,等你好久了……”

姚四郎闻言这才放弃了挣扎,姚江漫一松手他便立刻站得笔直,挺起胸膛,沉默着展示毫不逊于他三哥的挺拔,面上有些红润,神情肃然,姚江漫看了一眼,笑着欲摸他的头,手到中间停了下来,转而按在他的肩上,沉声道:“多日不见,我兄弟越发霸气外露了,只不过,你才十五岁,能不能不要这么严肃啊?”

姚四郎斜睨他一眼,哼了一声,率先向帅帐行去,姚江漫紧跟其后又扑了上去,伸手勾住他的脖子,姚四郎突然问道:“杨大可在帅帐?”

见姚江漫点头,姚四郎便回头遥遥招呼瘦猴,“杨浩!随我同去!”

瘦猴耳尖微动,忍不住咧嘴笑了笑,脚步轻快地跟了上去,他将二人的战马安置好后又回到这里,留连不去,等的就是姚四郎这句话。虽同在军中,平日里要想见姐姐杨大一面也着实不易,他心思活泛,见到姚江漫在此等候,已料到一二,便期待着姚四郎给他一个机会。

虽近日无战事,戒备森严的帅帐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