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一辆168块,不过……”
这话把那婶子给急得:“不过什么?你倒是说啊!”
“车子在连城那边,太少了人家不给送,说不够运输费的。”
“这样啊!”婶子顿时歇了气。
本来还觉得价格不错,咬咬牙也能买。
结果听到这消息,白高兴一场。
这时,村里的大小伙子们围过来:“要买多少才给送?”
时想想一瞧有潜在客户,热情一下就来了:“怎么也得20辆!你们要是能凑够20辆,我就能给你们把车弄来。”
几个小伙子对视一眼,似是达成了某种共识。
“那你可说好了,要是我们凑够20辆,一定要给我们弄来啊!”
时想想将他们的小动作看在眼里。
不仅是潜在客户,说不定还能给她拉到更多客户呢!
不急,等他们真凑够20辆自行车,再来给他们下饵。
时想想拍着胸口保证:“一定的。”
从村子出去,老太太忧心忡忡的开口:“丫头,自行车真不要票?你别拿自己的钱倒贴啊!”
这孩子太实在,她就担心她吃亏。
“奶奶,你放心吧,顺带的事。”
“顺带?”
啥意思?
“我跟一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自行车厂,就当结个善缘!”
赚还是能赚的。
“嘶!”
老太太倒吸了一口气。
这丫头不得了噢!
买了一个食品厂,一个啤酒厂,一个糖厂,买了地,还……还有一个自行车厂!
家里得多大的祖业啊!
她何德何能,竟然让一个富家小姐骑车送她去厂里上工!
她,她还给她背过柴和红薯!
罪过!罪过啊!
老太太惊得话都不敢说了。
时想想还纳闷呢。
老太太怎么一路上都不跟她聊天了。
来到厂区,其他工人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