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兼程1995 绒羽客 > 第214章 中坚力量(第1页)

第214章 中坚力量(第1页)

颜辉不是很喜欢“人才市场”这种地方,这些年他的成功经验告诉他,找靠谱的人来推荐,那么被推荐人也相对靠谱。

如果被推荐人不靠谱,说明是推荐人不靠谱。

因此,在横向、纵向发展的选人问题上,颜辉又去专门找了一趟王教授。

最近颜辉找了四五次王教授了,比以前搞化工的时候频繁很多。

见面之后,颜辉直接说道:“王教授,上次您给我推荐的李海峰,我觉得人很不错,我已经决定参与这个项目的招标,而且我有信心拿下这个标。采矿、买地、建厂的投资大概有5000万,我需要一批靠谱的人,希望能给我推荐几个。”

“这可真是大好事,”王教授一听这个,立刻来了精神,给颜辉倒了茶,“我熟悉的学生,靠谱的起码得有三四十个,但是大部分都已经工作了,有不少都在国企、体制内工作,应该不会去你们这里。现在我能给你推荐的人,差不多有四五个,都没毕业,我觉得也很难胜任项目负责人之类的工作。”

“王教授你误会了,不光是你们专业,理工大今年的优秀毕业生,只要是本分、能做事的人,我想多招一些。我的业务负责人也想从咱们这里招,但是前提是王教授您推荐。”

“啊?”王教授一惊,“一堆理工科的人,去做业务?”

“确实有点浪费人才,但是我觉得吧,不是所有的理工科人才都适合做研发,有些人可能也倦怠了,搞搞业务、做做行政,应该也有人有兴趣。我的薪资,肯定是让大家满意的。”颜辉说道。

“这你说的这个我倒是明白,但是。我觉得吧,专业的事情应该让专业的人做,这些学理工的,真能搞好那些商业问题?”王教授还是有些不理解。

“能的,商业有什么难的?”颜辉说到这里自己都想笑。商业、业务,这些东西真的需要上大学来学吗?

颜辉这些年发展企业,也遇到过一些常见的企业贪腐问题,此类问题里最严重的就是老三当年的事情。颜辉发现了一个问题:坏是人类的共性,坏是有上限的,而蠢没有。

老三坏吗?颜辉和老三认识多年,颜辉并不觉得老三多坏,老三实际上是一种蠢。

聪明的人从公司贪钱,想的是“这个事情我做成了之后我怎么多吃回扣且不被发现”,而蠢人有时候会想“这个项目我怎么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他根本不会考虑事情失败之后的问题,他脑子里没有这根弦。公司一般不会怕有本事的人贪,怕的是蠢人犯蠢。

这些年,颜辉和宋致远、陈剑等人的相处都非常轻松,这些人的理工思维、逻辑思维非常清晰,讨论问题很简单,几年下来,颜辉觉得宋致远比一些所谓的职业经理人专业多了。那些只擅长人际交往、酒桌文化的人,一旦离开舒适区就没有任何能力可言。

总之,颜辉觉得,这些能在鲁省高考中脱颖而出的理工类人才,智力、逻辑能力都没问题,这些人就算是犯错,也不会做那种害死自己、害死企业的蠢事。

至于更厉害的那些,比如说考上清北、京城理工的人,颜辉这里大规模招聘也招不起。鲁省理工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那行。我给你找找。你这跑到我这里划拉人了?你想要多少人?”王教授也是有些无语。

一般来说,他带的硕士生毕业前景都不错,08年这会儿硕士生都可以留校任教,还有不少去读博深造,再有的就是国企、公务员、研究机构。

这是第一次,有私企愿意花高价来大规模挖理工人才,甚至不那么考虑专业。

“您介绍的人我放心。”颜辉想了想,“起码30人吧。”

“这么多!”王教授本身就是有私心的,他原本是想解决四五个学生的科研工作,没想到颜辉一口气要30人。

“暂时只是个预想,一切都要等我拿下这个标再说。我现在也只是口头上的,王教授有空帮我看看就行。”颜辉笑着说道。

“颜总你果然不是一般人,之前我们还做过一个课题,关于你的聚氨酯公司。说实话,我们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你这样的行业新人,甚至没什么化工基础的人,能做出这样成功的企业,现在我逐渐理解了。不说别的,单单是尊重人才这一点,很多人都是口头上这么说,你是真的在这么做。”王教授感慨道。

颜辉的效率也太高了,王教授的私心居然不够用!

“我做事当然有我的风格。”颜辉没有再谦虚,他需要给王教授信心。

“这确实,这次领教了。你们这个标,最快什么时候出结果?”王教授再次问道。

“3月初。”

“那快了我最近会默默地收集一些学生的信息,然后等你消息了。这个时间很好,每年4月到6月,本身就是应届生找工作的时期。3月初的话,什么都能赶上。”王教授面露喜色。

“那就说明,天意如此。”颜辉笑道。

“好,那我等颜总的好消息。”王教授看了看颜辉,他从颜辉的面庞上看出了意气风发的状态,这让他对这个事情更重视了一些。

颜辉这次准备招聘30人,不仅仅是为了矿、氧化钙厂,还是为了给恒辉化工储备人才。宋致远的成功,让颜辉认识到了这批理工人员的潜力,如果真的能招来30人,哪怕每人都月薪一万,一个月也就多支出30万,而这30万,能逐渐地把两个公司的骨架撑起来,实在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从王教授这里离开,颜辉开始了细致的准备。这种5000万的投资标,比两三个亿的钢材标还要硬,这不是流水,这是实打实的投资,颜辉按照政府的要求,不断地做着修改,并且提前开始探索氧化钙和混凝土减水剂的市场。

可以这么说,这个工厂还没开建,颜辉就能确定工厂生产的普通的生石灰是有销路的。他的产能受限,别人也受限,这部分产能不愁卖。而精密氧化钙的部分,还需要有了成品再去慢慢拓宽市场,这个和聚氨酯当年一样,并不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