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是我先看上的!”
杜令文毫不相让,大明的马匹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上上马、上马、中马、下马和驹,现在大明各地征战,马价飙升得厉害,在北方即便是一匹下品马也值个二十两,南方历来缺马价格更高,而秋浩的黄彪马极为神俊魁梧,毫无疑问是上上马,乃至更好的马,之前两人都说了要合伙投奔隆武皇帝,料想只要把这匹马献出去,必定能得到隆武皇帝的赏识,然后就能一展抱负……
所以,他不想错过这匹马!
可惜,秋浩没有搭理两人,大圣是自己极为看好的坐骑,哪是能卖的?
他提起酒杯,发现杯中酒水居然是如同葡萄酒般的红色,可是他肯定那绝对不是葡萄酒,接着放在鼻尖闻了闻,又发现居然有点香槟酒气,大感好奇道:“诸位,这是什么酒?”
严松兀自喝了一杯,道:“是五指山的山兰酒,由五指山特有的山兰米酿造而成,将酒埋于地下,一年酒呈黄橙色,数年之后就是这种瑰丽红色!”
秋浩微怔,他倒是知道琼省有座五指山,只是没想到五指山上居然种有稻米,把酒放在眼前晃了晃,诧异道:“这种红色的酒,居然是米酒,该不会是染的吧?”
严松解释道:“不是染的,山兰米本身号称‘米中人参’,颜色是紫色的,酿成的酒自然会带有颜色!”
“米中人参!好大的口气,难道山兰米是琼省本地的灵稻?”
秋浩心中嘀咕一下,接着举杯一饮而尽,感觉红酒香味很浓、辣中带甜,难得的是,酒中真的有微量的灵能,表明山兰米确实是一种灵稻,不过这仅是一杯酒,山兰米与他之前看好的张氏灵稻孰优孰劣还不清楚。
这时,唐华和杜令文也不争了,两人似乎达成了什么协议,暂时把买马的事情放下,唐华问道:“秋兄,山兰酒如何?”
“好酒!”秋浩点头道,开始想着要不要种植山兰稻,原本他是想前往这个时代的成都府,然后收集后世那种张氏灵稻的,可是突然想起成都府有个弑杀狂魔张献忠,已经将成都府折腾的民不聊生,他马上打消了主意,认为或许改造本地的山兰稻也不错,大不了多消耗一些灵能。
唐华喜道:“喜欢就对了,这一壶上好的山兰酒,就要了我一钱银子,我平时都不舍得喝的,如今见了秋兄,才一次要了三壶!”
秋浩闻言没多想,明末的一两银子相当于原时空的五六百块,三钱银子也就是一两百块而已,虽然时代背景不同,实际购买力不是这么算了,可是他又如何会在意!
唐华见秋浩只是闷头喝酒,扬扬眉道:“秋兄,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是落户在我们临高。县,还是转投别地?”
“嗯?原来这里是临高啊!”
秋浩恍然道,按照调查得来的信息,明末琼州府有三州十三县,其中北部相连的临高、澄迈、琼山三县已经被开发好了,是汉人最多的地区。
不过,秋浩的选择落户的第一首选,却不是这北部三县,而是琼州府西部的感恩。县。
选择感恩。县原因有三个,一是感恩县有个江河冲击形成的感恩平原,在后世足有一百万亩大小,是琼省第一大平原;二是明朝感恩。县的官场相对真空,首先是直归东部接壤的崖州管辖,锦衣卫方面又被北部接壤的昌化。县防御千户所遥控,实在是奶奶不疼爷爷不爱的偏僻地区,最适合他大兴土木了;三是不用像北部临高、澄迈、琼山三县直面大陆,未来不用太过担心南明军队、清军渡琼袭扰。
在场三人不知道秋浩的想法,唐华点头道:“没错,这里就是临高,也是琼州府汉人最多的县之一,我建议秋兄落籍在我们县!”
秋浩闻言摇摇头道:“我想去感恩。县,然后置地买田。”
杜令文不解道:“什么,居然要去感恩。县,那里一片蛮荒,哪里比得上我们这里!而且此去感恩县,需绕道儋州、昌化,一路上多劫道匪徒,实在是凶险重重,秋兄三思啊!”
严松停下饮酒,也劝道:“其实我们临高就有田地,何必跑那么远?”
唐华嘲笑道:“还有啊,正所谓‘壮夫一丁,治田十亩’,秋兄孤身一人却心寄千亩,真是…笑煞我等!”
秋浩不以为意,面前三人只哪里知道自己的志向,只好道:“谁说我只种几亩地,到时候多招佃户就是了!”
此时正当乱世,给一口饭吃就能招到人,所以秋浩没有担心人手不足的问题。
咦?唐华顿时不笑了,惊奇道:“那你想购多少亩地?”
“越多越好,至少上千亩!”秋浩没有说上万亩,因为他估计第一季是需要灵稻育种,一千亩足够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或许还要换地方呢。
“至少一千亩?”
杜令文疑惑道:“我家的地都没这么多呢!在琼州府,一般低层次的大地主也就是这个数了,可是你有那么多银子吗,要上好的水田?还是一般的旱田?”
秋浩虽然想说全要水田,可是他也清楚水田难得,于是道:“水田旱田都可以!”
“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