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东沐暗中布局的同时,省城一家隐秘的高档私人会所包厢内,省委副书记高志远正与一位西装革履、气质精明的中年男子把盏言欢。
此人正是卡住晋阳一附院设备脖子的那家进口医疗设备公司,在河东省的总代理商,冯天豪。
“高书记,我敬您一杯,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关照。”冯天豪姿态放得很低,满脸堆笑。
“冯总,不用这么客气。”高志远矜持地抿了一口酒。
“你们公司为河东省的医疗卫生事业,也是做出了贡献的。”
“应该的,应该的!”
冯天豪连忙说道:“主要是高书记您领导有方,省里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我们才有机会尽一点绵薄之力。”
两人心照不宣地寒暄了几句后,高志远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听说,最近晋阳市那边,好像在跟你们接触一台什么……DSA设备?”
冯天豪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主题来了,于是便小心翼翼地回答。
“是的。晋阳一附院确实有采购意向,不过……目前项目推进有些困难。”
“哦?有什么困难?”高志远故作不知。
“这个……一方面是供应链确实有些紧张,另一方面……”冯天豪斟酌着词句:“省人民医院的齐院长,前几天也找我聊过,他们医院也规划了类似的高端设备,而且……齐院长说,这是省卫健委重点支持的项目。您看,这……我们也很为难啊。”
高志远轻轻晃动着酒杯,慢条斯理地说:“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要讲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省人民医院作为全省的龙头,承担着更重的科研和疑难重症诊疗任务,优先保障他们的设备需求,是符合全省大局的。”
“至于晋阳市嘛,勇于探索是好的,但也要量力而行,不能一味追求高精尖,忽略了均衡发展。这一点,我在之前的会议上也强调过。”
他这番话,既点明了省人民医院的优先地位,又再次敲打了晋阳不均衡的问题,给冯天豪传递了明确无误的信号。
冯天豪是何等精明的人物,立刻表态:“那我们就按照高书记的指示办,确保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最关键的地方去。”
“晋阳那边的订单,我们会妥善处理,绝对不影响全省医疗设备配置的大局。”
高志远满意地点点头,岔开了话题,“我听说你们公司最近在参与省里几个区域医疗中心的设备打包项目?有什么困难吗?”
“暂时还没有,多谢高书记关心。有您掌舵,我们心里踏实。”冯天豪知道,这是高志远在提醒他,他的生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省级医疗项目的关照,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这场隐秘的会晤,决定了那台关乎晋阳医改关键一步的高端设备的命运。在高志远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台设备的归属问题,更是他对晋阳改革影响力的一次彰显,是对李东沐权威的一次打击。他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人,在河东省的医疗卫生领域,谁才是真正的话事人。
几天后,冯天豪亲自给晋阳一附院院长赵伟打来了电话,语气充满了遗憾和无奈。
“赵院长,实在抱歉,您要的那台设备,我们总部那边最新反馈,因为国际供应链和出口管制的原因,短期内确实无法供货了,具体时间也无法预估。我们也很着急,但实在是无能为力。”冯天豪在电话那头唱起了苦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