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郡治所宛城之内,袁术生气的将青铜酒樽狠狠的摔在了地上,怒道:“妄我这么相信孙策小儿,没想到这般无用,竟然恶贼李涉这么快进入了南阳,这不是在我眼皮底下扎了一根针吗?”生气的看着下方吼道:“孙策呢,让他给我一个合理的理由,否则,提头来见!”
“禀主公,孙策自从军败之后就失去了消息,据逃回来的士卒称当时天地一片漆黑,孙策很可能已经死于乱军之中了。”纪灵上前说道。
主薄阎象出列,“我早说过孙策小儿不能信奈,此番他败了也是一件好事,倘若没败的话,主公以后便会再多一个大敌。”
袁术不耐烦的说道:“好了,现在不说这些了,如今李涉已经进驻了南阳新野,我们该如何处置?”
“新野县并不是很好的防守之地,末将觉得应该派大军直接去剿灭他们。”袁术心腹大将纪灵开口,口气惊人。
也是纪灵这种狂妄的口气,使得袁术对其战力十分信服,欣慰的笑道:“纪灵稍安勿躁,看看其他人还有没有别的说法。”
“是!”纪灵退到了一旁。
阎象思虑一番后说道:“如今天下大乱虽显,但像这样明目张胆的攻伐之事还是少做为好,免得落了别人的口食,比如主公的兄长袁绍不正是其中的列子吗?”
袁术认同的点点头,“本初身为渤海太守,为取地盘擅自杀了冀州刺史韩馥,称霸冀州,听说目前正在谋取周边的其他州郡,势力虽说越来越大,可身边的人才却也渐渐随他而去,嗯,我不能学他,那我该如何?”
“一,不动声色的将李涉的势力控制在新野县中;二,牢牢的将新野的周边地区掌握在手中并派重兵把守;三、上奏天子,称南阳太守李涉无道,并推荐主公自己高坐南阳太守之位;四,兵发新野,一举歼灭李涉;五。趁势南下,平定荆襄,占据三分天下。”阎象夸夸其谈,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看来这也是一个被历史埋没的好谋士了。
“哈哈……,好!听先生一席言,术深感前途无量,就由先生布置下去吧!”袁术大喜,似乎已经感到整个天下都在像他招手了,心中妒忌的想道:袁本初,就让世人来看看,是你这个庶出的外人厉害,还是我这个嫡出的袁家人厉害!
这是袁术心中的一根刺,人人都说四世三公袁本初,却不知这名头本应都该是自己的,是袁绍的装模作样将这些风光都抢了去,袁术心中早已恨极了袁绍,心中的嫉妒之火早已形成了滔天焰火,熊熊燃烧着袁术最后的理智。
而另一边的李涉,浑然不知大祸即将临头,晚霞出来之际便已倒头就睡,将其他的琐事都扔给了郭嘉,如今睡的正熟。(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下大乱
半月时间,一晃而过,新野城中的李涉整日无所事事的闲逛喝酒,要不就是埋头大睡,士卒们都知道这是因为李涉还在缅怀着周仓,心情郁郁不佳。
可这一日,李涉的表情变了,变的十分震惊,让李涉震惊的并不是袁术在周边部下的那些如土鸡瓦狗一样的士卒,而是李涉刚才收到了系统消息,从京城那里传来的消息。
“叮!天下奇闻,董卓无道,残忍暴虐,今太师王允出手,巧施离间之计,令董卓与吕布反目成仇,斩董卓与大殿之上,历史进程提前,正式进入诸侯混战的局面。”
这条消息很突然,想不到董卓这么快就死了,按理说董卓起码还可以活个一两年的,死的确实有些突兀,不过李涉也只是短暂的惊讶过后,立马恢复了常态,李涉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一天。
刹那之间,万里晴空的天空之上一阵惊雷响起,引的路上行人纷纷抬头望天,这太不符合常理了,晴天霹雳,必有大事。
果然,烈阳消散,天地黑暗,此时又有一盘红通通的太阳高挂其上,但这个太阳却没有带来丝毫的光明,有的只是冷漠、威严。
仔细一瞧,却发现这太阳只是一只眼睛,而身躯却是一个像鸡蛋一样的东西,李涉满腹疑惑,这是什么怪物,身躯像鸡蛋,无手又无脚,更别说五官了,整个身躯上唯一的器官就是那只像
太阳一样的眼睛。
天空中一阵冷漠无情的声音响起,“今z国区弘农王刘辩称帝,号少帝,国号兴汉,意寓盛兴大汉之意。天不容二道,山不容二虎,刘辩的称帝拉开国战序幕,国家之间的封锁打开。谁是最
强文明,就看你们如何努力了。”
话语一落,轰然一声,这个像鸡蛋一样不知是什么东西的怪物就此炸裂,天空瞬间恢复清明,李涉再度向天上望去时,只有耀眼的烈日高挂其上,似乎刚才的事只是李涉的南柯一梦一般。
天门城,瘸道士的屋舍中,一直睡眼惺忪的瘸道士这些将眼睛睁的格外明亮。喃喃自语道:“天不变则道亦不变,如今“天”已死亡,道迹混乱,我等有望登上仙云宝座寻求那虚无缥缈的
长生之术,到时我也可以顽疾尽除,恢复无恙之身了。”
另外一处不知何地的洞天福地之中,一白须老者抚弄着自己的胡须低语道:“张角那小子就是操之过急,那么快就打出了旗号,要是现在打出旗号。这天下必定会是他的,‘苍天已死,黄
天当立’,如今苍天已经死了。若是张角能再忍一段时间,或许这‘黄天’就是他来主宰也说不定。”
各处纷纷有低语出现,无一不是大有来头的人物,只不过这些对于平民百姓们来说。不过是经历了一件奇事,成为了饭后谈资的余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李涉思绪转动。弘农王刘辩再度称帝,并且还是用少帝这个名号,看来他还是对失去皇帝这个位置心有不甘,北方应该不会安宁了,两帝之间的厮杀必定会造成一场混乱,而且文臣武将们
要再次选择立场,是选择董卓立的汉献帝刘协,还是选择不甘失败的汉少帝刘辩。
而且若李涉没猜错的话,刘辩的再度称帝一定和自己的兄弟辰武脱不了干系,辰武在这两者之间到底又处于何种地位呢?
此时的辰武也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种异变产生,国战开启,这是辰武万万没想到的,看来国战开启的条件就是一个国家出现两个帝王了。
就在辰武还在思绪万千的时候,刘辩开口了,“此番诛杀恶贼董卓全靠王太师与吕爱卿的功劳,功劳甚大,父皇你说该赏点什么?”
没错,下面这两人就是王允和吕布,这本应是站在汉献帝那一边的两人如今却加入了汉少帝的阵营,不用说,肯定是辰武的功劳了。
刘辩的龙椅旁不远处还设有一椅,是专门为辰武所设,而刘辩称辰武为父皇也没错,因为辰武娶了何翠何太后,身份已经是太上皇了,只能说人比人就是不一样,当你还在拼命和皇上拉关
系的时候,人家辰武都已经成为皇帝的老子了。
“皇儿做主就行,不用问我意见。”辰武的回答让满朝文武认同的点了点头,辰武知道刘辩虽然是自己扶上的皇位,可有些人对自己这个位置肯定是看不顺眼的,自己不做决断还好,做了
决断肯定也越发看自己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