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首席确定五席
1月7日是周六,哈佛校园里比工作日安静了许多。唐·本杰明没有像其他学员一样外出游玩,而是留在12号别墅里,开始构思课后作业——“贞观集团并购与反收购方案”。他打开电脑,先在文档里写下“并购目标公司选择标准”:
1。行业匹配:聚焦饮料行业,优先选择有成熟生产线和区域市场渠道的企业,避免跨行业并购的高风险;
2。财务健康:目标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不超过50%,近三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8%,确保并购后能快速盈利;
3。资源互补:最好拥有贞观集团缺乏的资源,比如欧洲市场的渠道、特殊口味的研发技术,或环保包装的生产能力;
4。文化契合:管理层认同“合规、稳健、创新”的价值观,避免并购后因文化冲突导致整合失败。
写着写着,他想起了1月5日小组讨论时佐藤提到的“数据本地化”,又在“并购风险管控”里补充了一条:“若目标公司在欧洲、东南亚等地区有业务,需提前确认当地的数据合规要求,避免因数据安全问题影响并购审批。”
中午时分,艾拉发来一条信息,问他是否需要帮忙整理“并购融资案例”——她知道唐·本杰明在做课后作业,特意从哈佛图书馆找了几份跨国饮料企业的并购融资报告。唐·本杰明立刻回复“谢谢”,约好在商学院的咖啡厅见面。
咖啡厅里,艾拉将一叠打印好的报告递过来,上面还贴着便利贴,标注着重点:“唐先生,这是可口可乐收购希腊饮料公司coca-colahellenic的融资方案,他们用了‘股权融资+银团贷款’的组合,既降低了负债压力,又避免了股权过度稀释,或许对你有参考价值。”
唐·本杰明接过报告,心里很是感动——艾拉不仅是助理,更像是一个“专业伙伴”,总能提前想到他需要的东西。他翻到“银团贷款”部分,发现可口可乐当时联合了5家银行组成银团,贷款期限为7年,利率比普通贷款低1。2个百分点。
“艾拉,你对‘饮料行业并购估值’有了解吗?”唐·本杰明抬头问道,“我现在在考虑,该用什么方法给目标公司估值。”
艾拉点点头,坐在他对面,认真地分析:“饮料行业常用的估值方法有三种:一是‘市盈率法’,适合成熟企业,比如可口可乐的市盈率在20倍左右;二是‘市销率法’,适合高增长的新品牌,比如元气森林的市销率在5倍左右;三是‘重置成本法’,适合有大量固定资产的企业,比如拥有多条生产线的工厂。你可以根据目标公司的类型,选择合适的估值方法,也可以结合多种方法交叉验证。”
这番话让唐·本杰明茅塞顿开——之前他只考虑了市盈率法,忽略了其他估值方法的适用性。他拿出笔记本,快速记下艾拉的建议,心里暗暗决定:等课程结束后,一定要给艾拉写一封推荐信,帮她争取更好的实习机会。
下午,约翰约唐·本杰明去波士顿美术馆看展。两人边走边聊,聊的大多是艺术和生活,很少提及商业。约翰指着一幅莫奈的《睡莲》,笑着说:“唐,你平时除了工作,还有什么爱好吗?我喜欢赛车,去年还参加了一次业余赛车比赛。”
唐·本杰明摇摇头,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创办贞观集团后,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工作,很少有时间培养爱好。不过我以前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类的书籍,从历史事件里能学到很多管理智慧。”
“那你可得抽时间放松一下。”约翰拍了拍他的肩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会工作不会休息,迟早会burnout(burnout:精力耗尽)。等课程结束后,我带你去参加一次赛车体验,感受一下速度与激情。”
唐·本杰明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请你多指教。”
两人在美术馆逛了一下午,没有聊任何商业话题,却比之前的任何一次交流都更显亲近。唐·本杰明明白,真正的人脉,不是靠“刻意讨好”或“利益交换”建立的,而是靠“价值观共鸣”和“生活共鸣”慢慢沉淀的。约翰愿意跟他分享私人爱好,说明已经把他当成了“朋友”,而不仅仅是“同学”。
晚上,唐·本杰明回到别墅,继续完善课后作业。他打开“反收购防御方案”部分,结合1月6日模拟演练的经验,写下了三种防御手段:
1。毒丸计划:若有企业敌意收购,向现有股东发行优先股,每股优先股可兑换成10股普通股,让收购方的持股比例被大幅稀释,收购成本增加30%以上;
2。白衣骑士:提前与三星、三菱等有合作意向的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若遭遇敌意收购,邀请这些企业以更高价格收购集团部分股权,成为“白衣骑士”,阻止收购方控股;
3。政策申诉:若收购方是外国企业,可向美国政府申诉,强调“贞观集团的止水安保业务涉及美国本土安防,若被外资收购,会影响国家安全”,利用政策力量阻止收购。
写完方案,已经是深夜11点。唐·本杰明揉了揉酸痛的肩膀,走到窗边,看着哈佛校园里的灯光。这三天的课程,不仅让他学到了并购知识,更让他明白了“管理者的成长,需要内外兼修”——对内,要提升专业能力,为企业制定可行的战略;对外,要积累优质人脉,为企业的发展寻找更多机会。
2021年1月9日清晨,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银色的湾流G700私人飞机在朝阳下泛着冷光。唐·本杰明在艾拉的送别下登上飞机,怀里抱着一叠哈佛课程笔记,指尖还残留着咖啡的温热——艾拉特意为他准备了保温咖啡,叮嘱他“路上别熬夜改并购方案”。
刚走进机舱,唐·本杰明就看到一位穿着深灰色西装的中年男人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哈佛商业评论》,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周身透着学者与企业家兼备的沉稳气场。男人听到脚步声,抬头看来,嘴角露出温和的笑容:“唐·本杰明先生?我是戴维·威尔逊院长推荐的艾伦·帕克,很高兴能跟你同行。”
唐·本杰明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出发前戴维·威尔逊院长给他发过一条信息,说要推荐一位“适合贞观集团coo岗位的候选人”,没想到竟是这位客座讲师的艾伦·帕克。艾伦·帕克是哈佛商学院的客座教授,曾担任通用电气北美区coo,主导过GE医疗与航空业务的整合,履历堪称“教科书级”。
“帕克教授,久仰大名。”唐·本杰明伸出手,与艾伦·帕克握了握,对方的手掌宽厚有力,带着常年握笔与敲键盘的薄茧,“您原来在Amp课程非常厉害,我也有研读,受益匪浅。”
“能对您有帮助就好。”艾伦·帕克合上杂志,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坐吧,我们有三个小时的航程,正好聊聊贞观集团——说实话,我很好奇,一个今年29岁的年轻人,是如何在一年内搭建起覆盖饮料、安保、港口的跨国业务框架的?”
唐·本杰明坐下,接过空姐递来的矿泉水,语气坦诚:“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无非是‘选对方向、找对人、控好风险’。比如‘活力’饮料,我们选了‘运动能量’这个细分赛道,避开可口可乐的红海市场;止水安保找了合适的方式方法与我们团队的协同;港口项目则提前跟当地政府或港口集团签订了长期协议,降低政策风险。当然这里面不止这些,也算我运气好吧。”
艾伦·帕克点点头,眼神里带着赞赏:“很多年轻企业家容易犯‘贪大求全’的错误,你能做到‘聚焦细分、控制风险’,很不容易,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不过,随着业务扩张,你有没有发现‘运营协同’的问题?比如饮料的供应链与港口的物流如何联动,安保业务如何为其他板块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