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要说的话,云浮石州的远客虽然从未正面同金沙洲的旅人打过交道。
但天然的,似乎就有些不对付的意思。
太叔邬自个儿对金沙,也向来是没什么特别的感情。
至多就是,立志此生都不会入金沙。
毕竟,信仰不同,如何交朋友。
莫非是在他不知情的时候,金沙州的风俗又有所变化了?
“金沙州的人自然不是如此。但,如今的赤华可远远不止赤华人。”凤一苇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但若细看他的眼睛,就会发现这笑意不及眼底。
第93章
太叔邬闻言沉默。
如今的赤华可远非十年前可比。
十年前,除了云浮石州少部分人南迁至赤华,此后好些年再无大规模北人南迁的事例。
不过,近些年随着北方战火蔓延,越来越多的世家百姓往南地迁移。
其中,尤以赤华居多。
一方面自然是因为赤华州有大江大河,且不止一条。
走水路不仅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最关键的,是可以躲过陆上许多不必要的战火波及。
另一方面,则单纯是因为赤华州的武备了……同样的,这也是太叔家携千万卷珍藏的书籍南下,不考虑其他地方而直奔赤华州的原因。
金沙作为天府之地,照理来说也应是世家们心仪的避难之所。
只可惜,金沙州素来有些排外。
虽只是少部分人的态度,但作为上层统治者,对于全州的影响非比寻常。
故而,除了少部分胆子大的,没有多少逃难而南下的人愿意以一己之力挑战规则,向金沙寻求庇护的可能。
反倒是赤华,长久以来都对于南下而来的世家百姓抱着接纳的态度。
两相对比,大家自然知道该怎么选,要不然入金沙不成反而得罪了赤华,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各地世家的涌入,给赤华带来了各类不同的技术和知识的同时,却也叫赤华原先纯粹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而诡异。
凤一苇现在所说的“赤华如今不止有赤华人”指的就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