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略带诧异地望向雷,眼中似有波澜涌动,却终究没有说出口。
殿上群臣互相递着眼色,脸上尽是不以为然的神情。
他们都觉得,陛下这戏演得实在有些过了。
此刻,约莫八成官员认为这是雷以退为进的请辞伎俩,剩下两成则猜测他是马屁拍在了马蹄上。
帝辛强压下心绪,对当值官员吩咐道:“军师一片赤诚尽在此疏,你且当众宣读,让众卿一同聆听。”
“哼!”
“嗤!”
“嘁!”
不屑的嘘声此起彼伏,众臣皆斜眼睨视雷。
首相商容当即使了个眼色,便有人上前奏禀:
“陛下,此乃朝会重地,若尽是谄媚之言,恐污众臣清听……”
帝辛冷冷瞥去一眼,那人顿时噤声退下。
比干被剖心的惨状犹在眼前,朝中已少有人敢直面帝辛的威势。
这官员见
**
冷眼,立刻缩了回去,甚至连商容的脸色都不敢再看,生怕被推出去当了替罪羊。
由此可见,严刑峻法未必没有效用。
见无人再敢阻拦,值守官员只得展开奏疏,一字一句读了起来:
“陛下大业未竟而烽烟四起,如今天下动荡,西岐借凤鸣之说自称天意,此实乃大商存亡之秋也。”
不错,明眼人已看出雷此疏仿的是《出师表》的笔法。
可惜这般千古名篇,开篇竟未在群臣间激起半分涟漪,唯有帝辛眼底微动。
尤其是“大业”二字,恰是君臣间心照不宣的密契。若非诸事纷扰,他早已平定东鲁,甚至吞并南伯!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因陛下圣德昭彰,臣子皆愿报效殷商。”
近臣勤勉于朝堂,边将效死于疆场,皆因陛下圣德感召?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露讥诮之色。
果然是个谄媚之徒!竟将文武百官的功绩与忠心,全数归功于君王圣明。
这马屁拍得可谓登峰造极。
有人暗自记下这般说辞,盘算着日后或可借用;也有人摩拳擦掌,想与雷当庭辩驳,却总觉得缺了由头。
“陛下圣德当光照寰宇,以振奋军心士气,切莫过分自轻,言辞失当,阻塞忠言进谏之路。”
这奉承话越发荒唐了!
说陛下德行应当照耀天下,还能鼓舞士气?
还劝陛下不必自卑,莫要拒绝他这奸臣的“忠诚劝谏”?
几位老臣已按捺不住怒火,但想起先前被“骂死”的梅伯,又有些犹豫。
毕竟年事已高,谁若没点高血压、心脏病,都不好意思自称老臣。
此刻他们只能在心中谋划对策,等待关键时机出手反击。
若现在上前争辩,说不过对方被气死该如何是好?
“宫廷近臣与朝堂官员本属一体,奖惩标准不应有别。”
这话是说给谁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