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伯侯之弟曹州侯崇黑虎偷袭兄长,举族归降。归姑娘称此事乃阐教策动,美其名曰‘为天下大义’。然如此背信弃义之徒,竟被粉饰成大义灭亲,天下岂有愚者会信这等谎言?”
此事着实出乎雷意料。
在他记忆中,崇侯虎虽不及东、西二伯侯显赫,却未曾想会遭至亲背叛。
正因如此,帝辛始终将崇家视为拉拢的对象。
为显示对崇家的重视,崇侯虎自幼抚养长大的弟弟崇黑虎也被封为曹州侯。
一门两侯,可谓荣宠至极。
谁知崇侯虎并无反意,反倒是崇黑虎背弃了大商。
他不仅叛国,更将视他如己出、一手抚养他成人的兄长当作筹码交换。
如此不忠不孝,实属真小人!
若姬昌真如他圣人之名般行事,就该拒绝崇黑虎的投诚,
或是在接纳之后将他定罪!
可如今周国却厚颜宣扬崇黑虎“大义灭亲”,
这岂不是颠倒是非,把天下人当作愚者?
难道周国真以为所有人都会相信所谓“天意”吗?
雷沉思片刻,认为此事大可借题发挥,日后或可发动舆
**
势。
“周国占据北地之后,又与夷方、东鲁联手,形成四面夹击、互为呼应之势。”
阐教动作果然迅速,转眼间就让大商陷入烽火四起的局面。
除东鲁外,几乎全是阐教在背后推动。
不过雷看来,只有阐教扶植的周国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其余不过是皮毛之疾。
“周国已发布檄文,指责纣王……呃……”
父一时口快,连忙改口道:“说陛下重用女子与小人出任官职,乃是自绝于天,违背天理。”
连自己父亲都脱口而出,看来这谐音梗影响深远,竟已深入人心?
雷不禁思量,是否也该编些谐音梗,用于日后的舆论战。
父说到此处,停顿片刻,望向雷补充道:“檄文中所指‘小人’,不仅是尤浑,也包括所有潜邸旧臣——自然也有你一份。”
雷点头,对此他早有预料。
所谓“小人”,原指非贵族出身者。
周国将他们这些潜邸旧臣一概归为“小人”,实为轻蔑之辞。
前骂纣王,后斥小人,这一套他们倒是用得熟练!
“他们还将比干与微子启之事,说成是陛下残害叔伯兄弟,并指责陛下废弃先代乐礼是篡改雅乐,不取人牲为不敬上天,以此佐证周国乃是‘替天行道’。”
里通外国之人,竟被说成受残害?
礼乐本就会随时间调整,哪有永恒不变的规矩?
不取人牲,其实是许多贵族的共识——
并非他们珍视生命,哪怕仅从人口资源考虑,谁都清楚这是极大的浪费!
对方不过是为夺取大义名分,不择手段地抹黑帝辛。
既然对方先开启了舆论战,就休怪他出手反击了。
“姬昌已祭祀天地,自立为王,号为周文王。周国五万精锐直指汜水关,眼下正被韩家父子阻于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