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眼中,这身缀满玉饰的装束犹如悬垂的水晶灯,
既易缠绕纠葛,又遮蔽视野。
他腰间佩着一柄大圭,形制近似朝臣所用的笏板,属于礼器之列。
圭面上刻着他待办的事项,功用约等于如今的手机备忘录。
他手中还持握镇圭,长一尺二寸,表面雕饰四镇之山纹样。
所谓四镇,指的是扬州的会稽山、青州的沂山、幽州的医无闾山,以及冀州的霍山。
这四座山分别为四方之重镇,取镇守四方、安定天下之意。
山是否真有镇守之重不得而知,但帝辛身上礼服与礼器加起来,少说也有几十斤重。
换作常人,恐怕站直都费力,也不知前代君主是否皆是体魄强健之人。
好在帝辛天生神力,臂力超群,这点重量对他而言不足挂齿。
随着他稳步前行,周身的玉制礼器清脆作响,祭台旁也奏起了乐声。
这乐曲亦有讲究,一番鼓乐齐鸣,实为向上天通报祭祀即将开始——
稍后便为您献上祭品,请您留意接收。
依照常例,接下来应由君主亲手牵引牺牲,由左右侍从逐一宰杀。
随后将这些牺牲,连同其他祭品与礼器一并置于柴堆之上,由君主亲手点燃。
此乃献祭于天,供上天……
闻其气味。
不错,并非请上天享用烧烤。
而是借火焰升腾烟气,飘达于天,仅让上天嗅其气味而已!
此种礼仪称为“燔燎”,亦称“禋祀”。
雷一直认为,这该叫作“熏天”。
当然,“臭气熏天”也未尝不可——毕竟古时“臭”字亦指肉香。
很可能说的正是烧烤的香气。
雷甚至觉得,这一步才是真正提醒上天祭祀开始的关键。
毕竟烧烤的香味,连上天也难免被吸引吧?
此刻,群臣皆静候帝辛献祭。
然而此次祭祀,似乎与他们预想的不同。
只见帝辛行至祭台,乐声已停,他却未按流程牵出牺牲。
朝臣们面面相觑,皆露疑惑之色。
祭台旁除了战马,并无其他牲畜。
莫非……是要以人为祭?
众臣自以为明白了。
帝辛初登帝位,这又是他的第一个皇子,若格外重视,采用更高规格的祭祀也合乎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