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事情,突然间让朱桢意识到现在的科学院似乎已经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期。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
部分设备都已经开始有些老化,还有些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现在的需求。
因此。
朱桢觉得必须要立刻着手解决这些事情。
否则一直拖下去,日后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于是,在朱桢的号召下。
科学院的所有人将目前所有研究室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且上报。
在得到的众多资料当中,朱桢专门挑选出的那些目前在研究过程当中已经显得有些难以应对当前情况的设备。
根据每一个所在的不同领域,找到对应的科技树。
随后看看是否有什么能够解决的办法。
其实最简单的就是更新设备,不过这同样也需要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更高规格的研究。
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当中。
科学院的研究员们又得到了一个新的任务。
那便是对当前的科技情况进行大摸底,随后找出不足的地方填补空缺。
在没有任何问题的前提下,看看是否能够对当前设备进行更新。
这不仅仅是设备的迭代更换,同时也是考验大家科研能力和技术的时候。
在此基础上。
朱桢还在科学院成立了一个比较特殊的部门。
那便是设备科!
这个部门平时不参与任何领域的研究。
但如果有需要的情况,特别是在设备需要进行更迭的时候,就会参与到不同的科研领域。
所以别看设备科比较特殊。
但对于人才的需求质量要求非常高。
一般的科研人员甚至都没办法接触到这个部门。
只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出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这么重要的特殊部门,究竟选谁来担任其中的负责人?
这次负责人的挑选要求自然非常高,若是没点本事,根本就不可能胜任这个位置。
朱桢绞尽的脑汁,还是没能够想到科学院内究竟可以调用谁来担任此部门的负责人。
原本朱桢还想要让李平来负责设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