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暹罗归顺,虽然已经结束,但日后要如何对暹罗那边进行管理。”
“诸位大臣有何见解啊?”
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完全是因为有了东察合台汗这个前车之鉴。
朱元璋生怕暹罗回合东察合台汗一样出问题。
所以他觉得非常有必要对暹罗实施严格的管理。
不能像之前那样放任其自由发展。
说不定什么时候暹罗就想要造反。
想当初,东察合台汗不也是主动选择归顺于大明。
后来依旧是出了问题选择不上报。
他们自始至终都是在想要利用大明为他们提供武器,并不是真的想要归顺与大明。
不管他们对大明是否有敌意。
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不允许!
大臣们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虽然说暹罗距离大明依旧有着不断的路程。
但相比较东察合台汗,暹罗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
那就是水路!
暹罗完全可以从水路悄悄地接近大明乃至于是应天府。
这对于大明而言,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隐患。
即便暹罗周边有徐达将军镇守,也难免会出现疏漏的时候。
“皇上,想要完全控制住暹罗,第一步绝对是要剥夺他们的兵权!”
“只有把所有的武器都取回来,才能够保证他们不会造反。”
兵部官员优先开口。
他的话一出,瞬间就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只要剥夺了敌人的武器,就算敌人再厉害,也无济于事。
这当然是绝大多数人都认同的观点。
只不过这个方案想要实施,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必须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对暹罗的每家每户都进行搜查。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暹罗的武器全部都已经被找出来。
朱元璋觉得这个任务不是一般人能够完成,于是便陷入了沉思。
“这个方法你们觉得由谁来执行?”
此话一出,瞬间就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哑口无言。
明眼人都知道,这并非是一个好差事。
辛苦的同事,也不讨好。
不管是谁,都不希望去执行这个命令。
不过就在大家都面面相觑的时候,有人给出了提议。
“臣以为,执行这个命令的人最好是对暹罗有着一定的了解。”
“最好是去过暹罗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找出暹罗隐藏的武器。”
这句话到底指向谁,其实非常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