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想要加入海上贸易商会之外,还能为了什么?
这些商人们各个都是老油条。
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点,绝大多数都是非海上贸易商会的成员,也不来自于武昌或者江南一带。
都是些其他藩地的商贾。
朱桢创立的海上贸易线,根本就不经过他们那边。
眼看着武昌和江南一带的商贾们赚的盆满钵满,他们也想要进来分一杯羹。
毕竟。
第一批参与到海上贸易的商人们现在已经富得流油。
还不都是靠朱桢!
所以目前趋势很简单。
那就是跟着朱桢,才能够转大钱。
可这些商人们由于并非是楚地之人,平日里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朱桢,更别说与其合作。
就只能另辟蹊径。
希望能够通过向基金会捐款,来搭上这条线。
这也是他们目前唯一可以快速解除到朱桢的办法。
看着有这么多人来捐款,李平自然是愿意手下。
基金会的钱越多,就能够帮扶到更多的科研学者。
这对于大明的科学事业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全部算下来。
基金会现在至少有百万两白银的余款。
考虑到这笔钱有特殊因素存在,李平还是决定向朱桢说明情况。
“王爷,这是目前基金会所有的捐款用度详情。”
“不过这其中,很多捐款人都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和您搭上桥。”
“你看这笔钱我们是要退回,还是?”
李平并不清楚朱桢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但他觉得,本身就是慈善基金会,如果跟利益挂钩,会不会不太好。
不过朱桢却丝毫不在意。
“不用管,这笔钱收着就行。”
“既然他们想给我们送钱,那就随他们的意。”
“不过咱们的原则是不能变的,不能随意给任何人开后门。”
“商会的事情,交给沈万三去处理就行,你们科学院不要插手,这件事情更不用跟他说。”
“咱们就当做不知道,装傻充愣你不可能不会。”
听见朱桢这么一说,李平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