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加入基金会,希望咱们的科技事业能够变得越来越好。”
说话的人是在武昌任职的官员。
反正只要能够与朱桢交好,不管做什么都可以。
重点不是做什么事,而是谁要做。
只要搞清楚了这一点,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纠结。
紧接着,便有很多人纷纷举手表决,大家都希望能够参与到这一次的活动中来。
虽然会花些钱,但也能够为自己挣些名声。
而且是和朱桢一起合作,这可是十分难得的机会。
要知道,现在大明的百姓不管质疑谁,都不可能质疑朱桢。
在众多的藩王当中,也就只有朱桢拥有如此待遇。
与此同时。
正在宴会上的王安在看见这样的场景之后,整个人都惊了。
没想到朱桢的号召力居然如此强。
这才说了两三句话,就直接俘获了很多人的心,引得众人都愿意跟他一起合作。
不过仔细想想。
这可是朱桢!
在大明拥有这样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在众多的藩王内,朱桢的人缘本来就不错。
至少现在,没有谁会傻到愿意跟朱桢当面对着干。
就在大家纷纷举手表决结束之后,王安主动站了起来。
他面向朱桢,道:“王爷,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希望王爷能够同意。”
王安的发声,让在场人都很疑惑。
刚刚才结束了一场令人有些揪心的活动,现如今王安又跳了出来,这是准备做什么?
在场的人都知道,王安和朱桢之间是亲戚关系。
那么他说的话,很有可能就是代表了朱桢,又或者说本身就是朱桢的意思。
众人将所有目光都放在了王安的身上。
“有什么就直接说吧!”
朱桢也不知道这个小舅子究竟想要做什么。
不过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应该也不敢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
“我认为以后海上贸易乃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