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可都是大明的有钱人,投资造船,这可不是什么难事,无非就是花多少钱的问题。
可是对于他们而言,难就难在建造的船只是否能够达到运用的标准。
如果朱桢愿意技术下放,让大家也拥有更强的造船能力,那造出来的船自然也能够运用起来。
所以也很多人都露出了笑容。
“当然没问题,造船的话,我举双手支持。”
“我们也愿意投钱,只要能够跟王爷合作,多少都愿意。”
“我们江南一带天生就拥有造船的优势,自然愿意加入到这次的行列中。”
……
看着不少人纷纷举手表示同意,朱桢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对于目前海上贸易的问题,需求日益增多。
但武昌这边造船厂的产能还没有达到一个更好的标准,可目前的规模已经足够,不可能再继续扩建造船厂。
而且若是将所有的资金全部都用于造船厂,那其他行业还是否需要发展?
因此。
想要垄断整个造船行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还是要满足整个大明的需求。
所以只能够选择技术下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市场中,大家一起瓜分蛋糕。
自古以来,想要的形成垄断趋势,都不容易。
朱桢纵然有野心,但也不会傻到去做这么虚无缥缈的事情。
形成垄断之后虽然可以带来不少收益。
但对市场发展而言却不是好事。
这一点,朱桢并没有忘。
至于技术下放,他也不需要担心会有人利用这一点影响市场。
只要能够满足最基本的需求,下放的技术内容完全不需要达到最新的阶段。
这就是朱桢如此自信的理由。
至于新造船厂的建设,那就交给这些商人们自己来考虑。
不过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够在武昌继续建设造船厂。
否则的话,还是会影响造船厂那边的发展。
就在大家对此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突然有一个下人火急火燎的从内院跑了出来,并且对朱桢说:“王爷,郡主要生了!”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