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死一般的沉默。
过了许久,朱标放下报纸,深吸了一口气,苦笑道。
“换套衣服,我要进宫。”
。。。。
紫禁城。
御书房。
朱元璋坐在小叶紫檀木制作而成的座椅之上。
审视最近这段时间各地的奏本。
手上的红笔时而勾朱时而打叉。
每一份奏折都对待的十分认真。
突然,朱元璋手上的朱笔微微一顿。
本来如常的表情,突然有些扭曲。
面前这份奏折,是一份请官的奏折。
发来的地方是武昌城的楚王府。
“这个混小子,封那么多官,他有地方指派吗?”
朱元璋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自家这个老六要说是个混账。
却偏偏为父分忧,主动修筑水泥道路。
如今,不只是武昌城附近。
就连京都几条通往各个大省的通道也都被朱桢顺手修了。
但是,要说朱桢是自己的心头好,却又有些不太准确。
因为,这不省心的小子,总会给自己找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眼前这奏折便是其中之一。
随手在面前奏折上画了个圆圈表示通过。
朱元璋赌气似的将朱笔扔到一侧,忍不住指着奏折骂道。
“你个混小子,前些日子送来那一批请官的奏折,朝堂上的百官便已经开口抗议。”
“老子好不容易给你把事情准了,你这又给我送来一批。”
“现在倒好,另外几个小子从朝中得了消息,也有样学样发请官的奏折。”
“老子好不容易才弹压下去。”
“要是这回给你过了,他们怕不是又要说老子偏心。”
嘴中骂了几句,奈何手上不听使唤已经勾了朱。
朱元璋也只得恨恨的将朱桢发来的奏折放到一边,准备继续处理公事。
“陛下,臣有事请奏。”
屋外传来锦衣卫指挥使的声音。
朱元璋脸上表情重新恢复淡漠。
“进来。”
话音落下,指挥使大步走进御书房。
在朱元璋面前单膝跪下,指挥使抱拳说道。
“陛下,出大事了。”
朱元璋眉头一皱:“是哪里又遭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