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
飘摇站在杏树下抬头凝望雪白的杏花,他不知道外公生前为什么要栽一棵杏树?而为什么不是桃树和李树?也许满树洁白,酷似积雪覆盖的杏花纯洁而一尘不染和生机勃勃的原因吧!
为了生计和飘摇的学费,妈妈在临街面开了一间小卖店,主要是卖一些烟丝和自酿的米酒。飘摇放学或是星期日他都会和妈妈默默地守着这个自产自销的烟酒小卖店……
时间慢慢地一天天一月月的过去,不知不觉又一年秋天到了。
那天,是星期日。赶集的人越来越多,飘摇的目光渐渐地从形形色色的赶集人身上溜开,停留在另外一个对面的档口上。档口是一个老,她面前铺了一张塑料纸,上面小山似地堆放着碗儿般粗大的稀红大柿子,那些稀红大柿子胀鼓鼓的,阳光透过了那层薄薄的皮,能依稀可以看到柿子的核……
多棒的稀红大柿子!飘摇想,如果能吃上一个,哪怕只是咬一口,该有多好啊!飘摇咽了咽口水,悄悄地看了妈妈一眼。妈妈一动也不动,石佛似的,只是看着她那几堆烟丝和一缸缸自酿的米酒。
一个年纪和妈妈相若的妇女领着一个与飘摇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在那堆稀红大柿子边蹲了下来。那位母亲挑了两个最大的柿子,递给老奶奶过秤。那个母亲给了钱,小女孩抓起柿子,狠狠地咬了一口,稀红大柿子的汁顺着她的下唇,淌过她的下巴,流入飘摇的心窝里……
在秋天的大山里,什么野果也不多见,唯独这些大稀红柿子树,一树的叶子全被寒霜剥光,也把一树的柿子变得稀红,如果搞几个在火上烤热,再把皮撕去,吃到口中又香甜又热乎,宛如吃着一个稀巴巴的大糖葫芦。
飘摇在大山里养母家,每年秋天,都有的是这稀红大柿子吃。可是来到这个小镇的家,要吃一个柿子必须得用钱买,而且飘摇也最喜欢吃这稀红的大柿子。
柿子是大山里的特产,在春天麦子抽穗的时节,满树白玉似的花儿开了。花的形状像枚古钱币,中间有个方形的孔,若用绳子把落花串起来,就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美丽花环。等到柿子像珍珠一样鼓出来时,柿花落得满地都是,一片雪白的世界。
飘摇和铁蛋茂子长毛苗子几个小伙伴便争着抢着做花环,青青和女孩子们把花环套在脖子上,戴在头上,有的扮作迷人的公主骄傲地手舞足蹈,有的扮作美丽的新娘坐在两个小伙伴手腕互相抓着搭起的轿子上,小伙伴们簇拥着新娘和新郎,欢天喜地的绕着柿树转。月亮静悄悄地露出了笑脸,小伙伴们还意犹未尽。“跳房子”“踢毽子”“捉迷藏”……一直玩到月亮也睡了,才四下散去。
每到麦收的时节,大人都忙着收麦子,剩下飘摇这群贪玩的“自由鸟”欢快地飞向他们的天堂柿林。他们个个都骑在高高的柿树树杈上,听飘摇讲故事,他那绘声绘色的演讲听得小伙伴们都把眼睛睁得溜溜圆的。一个故事讲完了,小伙伴们的眼睛还是一眨也不眨,直追得飘摇把所有的故事都搜肠刮肚地讲出来,小伙伴们还是不依不饶。飘摇拗不过,只好折许多小树枝编成迷彩帽分给小伙伴们,分到帽子的当小八路,没有分到帽子的当鬼子,玩小八路捉鬼子的游戏。长毛没分到帽子却誓死不当鬼子,爬到最高的柿树枝杈上不肯下来,嘴巴不停地大声叫喊:“我不当鬼子,我要当八路!”
秋天刚到,金灿灿的柿子挂满了树枝,青青吵嚷着要吃柿子,飘摇劝阻说:“黄皮的柿子还是涩的,要等到柿子红了才能吃。”于是,青青又眼巴巴地望着柿子流口水。飘摇看到青青的样子又想出了一条妙计,吩咐大家摘些柿子分别藏在麦垛里。过了些天,飘摇带着他们把柿子从麦垛里找出来。嘿!柿子真的变得又软又甜了。
在深秋的季节里,到大山里看红了的柿子,是别有一番情趣的。秋霜浸染后,原本翠绿的叶子一下子变黄了,没过几天整棵树都变成了红色,从柿林中伸出枝臂,红叶间挂满了待熟的柿子,让人从心底喜爱。
深秋大山里的夜晚万籁俱寂,天气很凉,一时难以入眠。偶尔听见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窗外的小雨伴随着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飘摇静静地听着,心情反倒觉得是一种享受。早晨起来,柿林地上满是柿叶,就像铺就了一层红色的地毯,在热情地欢迎村民的到来。养母站在柿林中,脸庞也像柿子那样红润光泽。养母的容貌,展现了大山里人特有的丰采,深深地留在飘摇的脑海里。
飘摇拿起扫把将这些红地毯卷起来,垒成一堆,划一根火柴点上,青烟和着轻轻的晨雾袅袅升起。喜鹊站在高高的柿树枝上叫个不停,大山里的人家一天的生活时钟又开始了摆动。置身于这样的秋景起云烟的环境里,一切才是清新的感觉。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给予的恩赐。飘摇已有一年没有这样的生活了,这样的生活从此也只有在他的记忆中出现。
记得去年的秋天,养母家的那几棵大柿子树,金黄柿子压弯了枝条,用手触摸,光滑滑沉甸甸的。再仔细看看那一片片叶子,好似鲜血染就,一根根叶脉突起,留下了一年里孕育果实的沧桑。养母告诉飘摇,柿子要经寒霜肃杀后才会更甜,更鲜艳,味道更新鲜。那时,飘摇要吃几个柿子只要到自家的大柿子树下,用铁丝编一个圆圈,圈上缝上布袋,绑在长长的竹竿上端,瞅准哪个柿子红了,只要竹竿伸过去轻轻地一碰,红了的柿子就完整地躺在了布袋里,哪像现在要吃一个柿子那么难。
飘摇好难受啊!咂了咂酸溜苦涩的口水,他可怜巴巴地望着妈妈,希望妈妈能给自己买一个稀红的大柿子。可是,妈妈依旧专注地守着那几堆自己的烟丝和几个米酒缸子,仿佛如石佛一般,动也不动。
飘摇失望了,他觉得妈妈不爱自己,一点儿也不爱自己,不然怎么会连给儿子买一个柿子也舍不得……想到自己平日里放学之后要烧饭炒菜守店,而别家的小伙伴们都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飘摇不由得用怨恨的目光重重地瞪了妈妈一眼。
“哼!这么狠心的妈妈,怪不得没人买您的烟丝和米酒,真是活该……”不知怎么回事,飘摇竟然对干守了半天的妈妈幸灾乐祸起来。
“烟丝多少钱一斤?”一句话打断了飘摇的遐思。
“三元。”妈妈说。
“太贵了。”买烟丝的是一个中年男子,语气不容置疑。
“二元。”妈妈说。
平日里妈妈从不剁价,就是讲价也是几角几分地磨。
“太贵了,一元!”那中年男子见妈妈开口就掉了一元,先是一愣,继而又踩了一脚,说。
“一元五角。”妈妈说。
“一元!”那中年男子说。
“行!”妈妈给他称了半斤烟丝,脸色十分难看,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
妈妈看了一眼飘摇,飘摇急忙低下头。飘摇知道,妈妈是在给自己筹学费,这钱,实在是花不得啊!
“摇摇!”妈妈叫飘摇。
飘摇抬头看着妈妈。
“去挑一个!”妈妈指了指那堆稀红的大柿子,说。
什么?挑一个稀红的大柿子?飘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接过妈妈递过来的五角钱,连蹦带跳地奔跑到老地摊前。稀红的大柿子在飘摇的眼前跳跃,每一个都闪闪发亮,令飘摇爱不释手,飘摇恨不得将它们全部吃下去!他挑了又挑,拣了又拣。飘摇终于选中了一个油光发亮的稀红大柿子。就在这一瞬间,飘摇想到了妈妈刚才卖烟丝时那种难受的表情,想到了自己的学费,他手软了下来。最后换了一个最小的柿子,简直有点儿干瘪的小柿子。
“奶奶,这个,多少钱?”飘摇用蚊子一样的声音轻轻地问老奶奶。
“孩子!”老奶奶慈祥地摸了摸飘摇的秀发,轻轻地取下他手中的小柿子,换上刚才飘摇挑了半天才挑出的油光发亮的稀红大柿子放到他的手中。
“乖!不要钱,拿去吃吧!”老奶奶说。
“真的?”飘摇惊喜的问。
“真的!”老奶奶又摸了摸飘摇的头,对他笑了笑,说。
“谢谢,谢谢奶奶!”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