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心里正发愁呢,她和赵意眠关系好,连码字用的键盘都是一起买的。如果赵意眠准备捐赠一个希望小学,她当做没看见,总觉得不太好。
有了赵意眠这话之后,她的心里安稳了很多。
见赵意眠找资料找的起劲,她也一屁股坐下来,打开自己的电脑,开始翻找起了有关希望小学的资料。
没一会儿她们就找到了一个基金会的网址。
20万,稿费加上赵意眠的存款,凑凑还是有的。
但当她俩点开之后发现——
2万能修一个体育场,4万能修一个希望厨房,至于希望小学,至少得50万。
20万,不知道是哪年的物价。
“不然咱们凑合着修几个体育场吧?”
日日提议道。
“可是希望小学才可以命名……”
赵意眠相当的纠结。
没想到她竟然倒在了门槛上。
出版社的雪中送炭正是这个时候来的。
正当赵意眠发愁,去哪儿找剩下的一半钱的时候,出版社的编辑突然敲了敲她,说是主编觉得她的书很有意思,很适合走实体,有没有意向把专栏里的几本书一起打包出售了。
赵意眠其实不是差钱。
以她衣橱里的那些衣服包包来算,她现在也算得上是个身家百万的小富婆了。沈明初也给了她可以随便花的卡,相信花个几十万,沈明初眼皮子都不会眨一下。
但送礼这个东西,用的如果不是自己的钱,就感觉味道变了。
几本书一起打包出售,虽说单本的价格不算是很高,但整体来说,扣完税之后,赵意眠还是能够拿到大概100万左右的收入,这就相当于是两所希望小学。
从一开始纠结能不能捐献,到现在能捐的起两所,纠结的事情就变成了到底是捐一所还是两所?
赵意眠纠结了一下,还是把还是决定把到手的钱都捐出去算了。
她这个人对物质不是很看重,对钱也是够用就好,有钱呢愿意买好的东西,没钱了也可以将就用着,而且她对好的东西的定义可能更多的也是吃喝方面,对住和穿都不是很在乎,所以这些钱就算捐出去,对她来生活来说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影响。
很快,填写了资料,打了款项过去以后,负责人就联系上了赵意眠。
在确定希望小学的名字的时候,她思索了片刻,道:“就叫沈明初希望小学吧。”
既然是要送人的礼物,那还是要送的有意义一点才比较好。
而另一边,沈明初也接到了一个邀约,是参加国内的一次慈善晚会。
经纪人季艳红对这个晚会相当看重。
因为类似的活动对于艺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能够提高正面形象的地方,女艺人更是争奇斗艳,以求博得观众瞩目。